明清时期的窑口

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官窑和民窑的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可谓盛况空前 。 而且,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 。 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珐琅彩、粉彩等集陶瓷艺术之大成,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极富艺术魅力 。 单色釉品种也不断创新,其中有:霁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等等 。
景德镇窑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飞速发展的时期 。 这时,其已成为全国制瓷行业的中心,不论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等都成为当时中国瓷器的翘楚,有“天下窑器所聚”(《二酉委谭》)之称 。
景德镇窑之所以能发展成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因为其具有得天独的自然条件:一是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昌江傍镇而过,自古就有“昌江通衢”的便捷条件 。 大批瓷器可顺流而下至鄱阳湖,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如九江、南京、扬州等地,“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 二是浮梁县境内的麻仓山以及附近星子、乐平、婺源、余江和波阳等县尽是山陵地带,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瓷石、釉果和耐火土一类矿物 。 这些制瓷原料杂质少、蕴藏量极丰,适宜于制造高级瓷器 。 三是景德镇及其四乡山区,盛产松木和其他杂木 。 松木火焰长,烧瓷最为合适,为烧窑提供丰富的燃料 。 四是瓷窑设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礁,可利用水力粉碎瓷土 。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 。 为了满足皇帝的宫廷用瓷,明洪武年问,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宋、元两朝景德镇监造选购皇家用瓷的基础上,专门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派遣督陶官,为皇帝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 。 御器厂凭借帝王之威势,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之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制造出许多瓷器精品 。 这些瓷器不仅品种兼备,风格齐全,而且质量上乘,不少成为传世珍品 。
这个建立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御器厂,初建时有窑20座,以后增至58座,最多时达80座,制瓷人员达10万人之多 。 厂内分工计有大碗作、盘作、画作等23座,采取协作形式进行生产 。 生产过程有:春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锈、装匣、满窑、烘烧等各道工序,《天工开物》说其“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也就是说,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制成一件瓷器 。 大多数工序都有人专司其职,技术上精益求精 。 御厂的烧造任务,每年一般有固定数量,由工部核发,称“部限”,宫廷临时需要,加派的烧造数,称“钦限” 。 御器厂设置在景德镇珠山,历经明、清27个皇帝,共500余年,对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起有巨大的作用 。
明末,由于的战乱,清朝初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处于停滞状态 。 可是到了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不仅恢复过来,而且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跃上了历史的巅峰 。 瓷器“品质之精,造型之多,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 。 产品畅销国内外 。 清初的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 。 ”当时有一个叫“殷弘诸”的法国传教士,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9月1日于饶洲发出的一封信中说:“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 。 ……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着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