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话进抓烧赤壁 史实( 六 )


这倒正类黄盖所率趁“东南风急”火烧曹营使用的帆船 。可惜语焉不详,并没有提供进一步实物图形甚至文字的证据 。
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帆”作“[马+风]”,从马从风,表示是用于车驶之风力 。汉末刘熙《释名》才首次解释为“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 。”显然已用于船行 。刘熙就是汉末三国时代的人,但究竟他是在描述习见技术,还是耳食之言,尚难骤定 。此外还有人据东汉马融《广安颂》中有句云:
“然后方艅艎,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帱,靡飓风,陵迅流,发擢歌,从水讴,滛鱼出,蓍蔡浮,湘灵下,汉女游 。”
认为是“对风帆作了生动的描绘”,说明“汉代帆船已很普遍了” 。但此赋显为时空两维,不受限制之夸饰描绘,而非实用技术之描述 。比如“靡飓风”时能否“张云帆”,就是一个常识性问题 。何况“帆”字何时出现,也应经过考究 。
李约瑟曾专门论述过中国帆船及锚碇技术的发展,评价甚高 。他以为就帆船技术而言,最早出现在古埃及,中国古代则多谓“舟楫”,动力系统是篙桨橹,见其《中华科学文明史》缩略本第三册,有关论述散见如下:古埃及帆船(300页),中国舟楫(80、230-231、299页)、帆船改进(217-218页) 。按李氏对中国帆船技术特多好评,故特置第五章《推进(帆:中国在纵帆发展中的地位)》详细论述唐宋元明的技术,但在意欲上溯前期时却遇到疑惑,他在分析广州出土的一艘东汉陶船结构时,屡次惊讶于“桅在何处仍是一个谜”,“遗憾的是寻找桅和帆装的全部证据已经遗失” 。(118页)在全书结论部分,也谨慎地用“至少在三世纪后”、“应该是二世纪和三世纪”以及“汉代以后”这类词语概括言之 。(300-301页)但都明显迟于“赤壁之战”的发生 。最早明确介绍帆具作用的,则是三国晚期吴国人万震描述海外贸易的《南州异物志》言:
“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 。有卢头木叶如牖形,长丈馀,织以为帆 。其四帆不正向前,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 。风吹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 。若急,则随宜减灭之也 。邪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安而能疾 。”
性急的船舶专家又从这段描述推导出许多斩钉截铁的结论:“汉代由于船舶尺寸增大,巳开始在船上采用多桅多帆;用卢头木叶织成的帆当属于硬帆,厚而硬;‘其四帆不正向前’证明硬帆能利用侧向风力了 。汉代已注意到多帆的相互影响,根据风向和风力大小要随时调节帆的位置、角度和帆的面积,中国式便帆可利用本身的自重迅速落帆,而不象西方大软帆需众多人力将帆卷起绑扎在横桁上,紧急时可能要砍桅以保证船的航行安全 。”
但是且慢,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船主“外徼人”究竟是何许概念 。《汉书?地理志第八》:“越嶲郡,武帝元鼎六年开 。……绳水出徼外,东至僰道入江,”《后汉书》:“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 。”《南史》卷七十八《夷貊上?海南诸国》言:“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诸国,往还交易 。其市东西交会,日有万馀人 。珍物宝货无不有 。”
按《老子》:“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王弼注言:“徼,归终也 。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 。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宋人陈景元言:“大道边有小路,曰徼 。”元人吴澄言:“徼者,犹言边际之处,孟子所谓端也 。”可知“外徼”或“徼外”实为边邻与我贸易往还之国,即所谓“化外之地” 。
这样看来,万震描述的帆船并非东吴所拥有,显然也因为是新见异物,所以他才用那样艳羡口吻来描述的 。又文尚光将《南州异物志》中“外域人名船曰舡 。大者长二十馀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 。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 。”船舶史家也顺手移来当作“三国时孙刘联军赤壁大战的起楼三层的斗舰”,完全忽视了”外域人”的说法,和南海、长江的区别,恐怕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