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之二

饮茶煮好水后, 即是如何合理地沏茶了 。 要沏出一杯醇香沁人的好茶, 第一是选择好茶叶, 第二是用好水质 。 (1) 掌握沏茶的水质 沏茶, 特别是名茶, 要有上佳的水质 。 沏出的茶汤才能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 茶中含茶多酚类物质, 遇水中铁盐溶液会变成黑褐色, 遇碱性或含铁质的水, 泡出的茶汤还会有一“锈油”漂浮, 并带有涩味 。 故泡茶宜用一升水中含钙镁离子不到8克的“软水”冲泡, 这样泡出的茶汤色泽明亮、香气好 。 沏茶的水除甘冽的泉水外, 能饮用的江、河、湖水经沉淀处理后, 再经煮沸, 这样可将水中杂质分解沉淀后变成软水, 用以沏茶 。 另外, 如用井水沏茶, 因井水中含矿物质和氧化物质的量较多, 会在茶汤面上浮现“彩油”, 而影响茶汤的色、香、味 。 而用日常家用的自来水要想沏出理想的茶汤, 则应经去氯处理 。 因自来水含氯气及其它杂质 。 可以敞口容器将自来水贮存静置24小时, 使氯气自动挥发, 杂质得到沉淀, 沏茶时用容器上方三分之二的水煮沸即可沏茶, 这样可提高茶汤之色、香、味 。 家庭有条件者也可于水沸后再用沙漏或滤水纸进一步隔去杂质后, 再泡茶饮用 。 (2)掌握沏茶的“茶水比” 沏茶时, 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 。 不同的茶水比, 沏出的茶汤香气高低、滋味浓淡各异 。 茶水比过小(沏茶的用水量多), 茶叶在水中的浸出物绝对量则大, 由于用水量大, 茶汤就味淡香低;如茶水比过大(沏茶的用水量少), 因用水量少, 茶汤则过浓, 而滋味苦涩, 同时又不能充分利用茶叶浸出物的有效成分 。 故沏茶的茶水比应适当 。 由于茶叶的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 以及各人饮茶习惯的不同, 对香味、浓度的要求不同等因素, 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 而不同的茶类也有不同的沏茶方法 。 一般认为, 冲泡绿茶、红茶、花茶的茶水比约可采用1:50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 每杯约置3克茶叶, 可冲入不低于150毫升的沸水) 。 品饮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类, 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 茶水比可适当放大, 以1:20为宜(3克茶叶, 冲入60毫升以上的水) 。 再从个人嗜好, 饮茶时间来讲, 喜饮浓茶者, 茶水比可大些, 喜饮淡茶者, 茶水比可小些;饭后或酒后适度饮茶, 茶水比可大些, 临睡前因宜饮淡茶, 茶水比则应小些 。 用茶壶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壶沏茶, 用水量不宜过大 。 若一次冲泡水量过多, 则壶内热量增大, 易使茶汤味变淡, 甚而将茶叶烫熟, 减少香味, 同时还易破坏茶中的维生素C 。 若水量过少, 会使水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比例失调, 使茶叶苦涩不爽 。 更影响口腔内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觉 。 一般用紫砂壶泡较名贵的茶叶, 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 。 壶内放置的茶叶也应适中, 过多过少也影响茶味 。 在中型壶内放置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 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细嫩茶叶的用水量适当减少, 粗茶叶的用水量再适当增大 。 )【沏茶之二】(3)掌握沏茶的水温 沏茶的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内含物溢出和香气挥发的重要因素 。 水温过低, 茶叶的滋味成分--香味就不易充分溢出;水温过高, 特别是闷泡, 则易造成茶汤的汤色和茶叶的暗黄, 且香气低 。 但用水沸过久的水沏茶, 则茶汤的新鲜风味也要受损 。 故沏茶究竟用沸水, 还是用温水, 要因茶而异 。 不同茶类对沏茶水温的要求也不同 。 一般来说, 细嫩的高级绿茶, 以水温85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 。 如沏名茶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 切勿用沸水冲泡 。 因芽叶细嫩, 用沸水则将芽叶烫泡至过热而变黄变老, 失去茶叶的香味, 其营养成分也随之减少 。 可将沸水先冲入保温瓶内, 过一段时间, 待水温下降至85度左右时再沏茶;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度___95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 才能泡出其香味, 且要即冲即饮, 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 勿超过5分钟, 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 也宜用刚沸的水沏茶;而原料粗老的紧压茶类, 还不宜用沸水沏, 需用煎煮法才能使水溶性物质较快溶解, 以充分提取出茶叶内的有效成分, 保持鲜爽味;调制冰茶时, 宜用50度的温水沏茶, 以减少茶叶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等高分子成分溶入茶汤, 也防止茶汤中加入冰块时出现沉淀物 。 但仅从营养角度考虑, 用沸水沏茶可使茶水中的水溶性物质较快较多地溢出 。 经研究, 同样的沏茶时间, 用沸水冲茶,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的溢出量为用低温水冲泡的2倍 。 随着沏茶水温的提高, 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糖类、咖啡碱等成分的溢出率相应增大, 除糖类外, 都以水浸90度升至100度时, 其溢出率的增幅最大 。 说明沏茶水温的提高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溢出, 对人体健康有益, 同时也有利于茶汤浓度的提高 。 关于煮水时“汤候”的掌握, 应以水面泛“蟹眼”汽泡过后, “鱼眼”大汽泡刚生成时彻茶最佳 。 同时应注意煮水时宜“猛火急烧”, 忌“文火久沸” 。 (4)掌握沏茶浸泡的时间 当茶水比和水温一定时, 溶入茶汤的滋味成分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因此沏茶的冲泡时间和茶汤的色泽、滋味的浓淡爽涩密切相关 。 另外, 茶汤冲泡时间过久, 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 降低茶汤的色、香、味;茶中的维生素C、P、氨基酸等也会因氧化而减少, 而降低茶汤的营养价值 。 而且茶汤搁置时间过久, 还易受环境的污染, 使茶汤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多而妨碍饮茶卫生 。 如茶叶的浸泡时间特别长, 则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易滋生细菌而引起霉变, 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故日常家庭沏茶也要掌握沏泡的时间 。 沏茶时间短, 茶汁没有泡出;沏茶时间长, 茶汤会有闷浊滋味 。 日常沏茶提倡边泡边饮为佳 。 一股红绿茶以冲泡五分钟为宜;红碎茶、绿碎茶因经揉切作用, 颗粒细小, 茶叶中的成分易溢出, 冲泡三、四分钟即可(如在茶中加糖或加奶后再冲泡也以五分钟为宜);乌龙茶因沏茶时先要用沸水浇淋壶身以预热, 且茶水比较大, 故冲泡时间可缩短为:第一次冲泡时间为一分钟, 第二次冲泡时间为一分半, 第三次为二分, 第四次为二分半, 依次递增, 以使茶汤不会先浓而淡;紧压茶为获得较高浓度的茶汤, 用煎煮法煮沸茶叶的时间应控制在十分钟以上 。 (5)掌握沏茶时投茶叶的先后 彻茶时在杯中放置茶叶有三种方法 。 日常沏茶习惯都为先放茶叶, 后冲入沸水, 此称为“下投注”;沸水冲入杯中约三分之一容量后再放入茶叶, 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 称“中投法”;在杯中先冲满沸水后再放茶叶, 称为“上投法” 。 不同的茶叶种类, 因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及成分溢出率的异同, 而应有不同的投茶法 。 对身骨重实 。 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高, 并对茶汤的香气和茶汤色泽均有要求的各类名茶, 可采用“上投”法;茶叶的条形松展、比重轻 。 不易沉入茶汤中的茶叶, 宜用“下投”或“中投”法彻茶 。 对于不同的季节, 则可以“秋季中投, 夏季上投, 冬季下投”的方法参考应用 。 (6)掌握沏茶的次数 一杯茶的茶叶, 其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 。 一般茶叶在冲泡三四次后就基本无茶汁 。 根据测定, 头泡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二开茶汤含水浸之物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百分之十;而四开则仅为百分之一至三了 。 另外,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往往最后才被泡出 。 故茶叶经过反复冲泡, 会使茶叶中的有害或分(茶叶中的微量元素镉、铬等有致癌因素;茶中含氟量过多, 也有致癌因素;茶中的铜、锌含量过多, 对人体也有毒副作用;茶中的草酸或钙的含量过多, 也易累积在体内, 形成草酸钙结石等)也被浸出而有害人体健康 。 日常沏茶, 无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 均采用多次冲泡法, 一般以冲泡三四次为宜, 以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 但沏茶次数过多, 则茶汤色淡, 也无营养成分, 甚而有害人体健康 。 (7)掌握沏茶的方法 沏茶前最好“预热茶叶” 。 沏茶前的预热茶叶, 一是为提高茶叶的温度, 使其接近沏茶的水温, 而提高茶汤的质量 。 二是为了茶叶预热后, 茶汤的温度升高, 有利于鉴赏茶叶之香气及鉴别茶叶品质之优劣 。 预热茶叶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 一种方法是先将壶身用沸水浇淋使之温热, 放入适量茶叶, 盖盖闷热茶叶一分钟, 然后开盖鉴赏茶叶的香气 。 另一种方法是将茶壶温热并放入茶叶后, 即用温度适宜的沏茶水, 以绕倒(即以时针旋转方式弧形倒入)的方式注入壶中, 须注意一俟茶叶湿透后即要停注, 随即将壶盖盖上, 将壶中的茶水立即倒掉, 这时壶中的茶叶已吸收了热量与水分, 使原来的“干茶”变成了含苞待放的“湿茶”, 品茶者就可欣赏茶叶的“汤前香”了, 此就是所谓沏茶方法中的“温润泡”法 。 温润泡法较适宜于沏焙火稍重的茶或陈茶、老茶, 如对焙火轻、香气重的茶叶, 则沏泡时动作要快, 以保持茶叶香气的鉴赏 。 (8)沏茶饮具的选择 沏茶的茶具用保温瓶(热水瓶)或保温杯都不宜 。 用保温杯沏茶, 会使茶叶长期浸泡在高温中, 这样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 茶中的芳香油也会大量挥发, 茶鞣酸和茶碱也会大量溢出, 非但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 且易使茶汤无香味而感到苦涩, 茶汤的颜色也会变黄 。 另外茶中的鞣质如溢出过多, 易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而沉淀, 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 对健康不利 。 如用保温杯沏茶, 宜边沏边饮, 而不宜长期浸泡 。 用搪瓷缸泡茶也不合适 。 因搪瓷缸透气性差, 影响茶味 。 如用搪瓷缸泡茶后再放于火上加热, 则更有害健康 。 因茶经过煎熬, 茶中的鞣酸煎出过多, 当消化道吸收后, 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而凝固, 影响食欲和消化, 或发生便秘现象 。 经验表明, 用紫砂壶沏茶效果最佳, 用瓷杯和玻璃杯沏茶也可 。 古人还认为, 绿茶香味薄、易散发, 壶以扁小为好, 红茶香味醇厚, 宜用高壶和壶盖隆起的茶壶为 。 在现代家庭中, 沏茶都用铝或不锈钢水壶煮水冲茶 。 但因是金属制品, 都或多或少要与茶多酚产生某些化学作用 。 故饮茶讲究的人一般喜用陶器或瓦煲之类制品煮水, 而泡茶则多用紫砂壶或精致的瓷质茶壶 。 逢寒冷的冬天, 还要注意沏茶前先用热水烫茶具, 以使茶具预热, 这样喝起来才不失茶之原味 。 (9)花茶的沏泡 花茶宜清饮, 不用加糖或其他佐料 。 一般可选用白色或绿色有盖瓷杯, 以衬托茶汤之色泽, 又能保持花香不易散失 。 在容量约200毫升的杯中可放置茶叶3―5克 。 花茶冲泡时, 宜用稍凉过的沸水(约90度至95度), 分别以低注高冲的方式沏茶 。 注头泡茶时宜低注 。 这时可紧靠杯口, 直接将水注于茶叶上, 使茶叶中的香味缓缓溢出 。 随后的第二、第三泡的水宜高冲, 沸水可在离杯口较远处冲入, 使茶叶在杯中翻滚, 花香也随之飘溢 。 另外可注意的是, 冲泡茉莉、珠兰花茶时, 头泡以初沸水或二沸水为好, 这样冲出的茶汤清洌爽口、香鲜味美 。 而冲泡茉莉、白兰花茶前, 还宜将茶中的花干拣去 。 因茉莉花干冲泡后香气不雅, 白兰花干冲泡后味涩 。 (10)乌龙茶的初泡 沏茶前可先鉴赏干茶 。 乌龙茶中的名品--铁观音茶, 向以“绿叶红镶边”、“耐泡而味醇幽香”称雄功夫茶坛 。 铁观音茶条索卷曲、壮结、沉重, 外形青蒂绿腹, 呈蜻蜒头状, 色泽鲜润, 砂绿显露, 红点明显, 叶表霜起 。 泡饮前, 先要用沸水将所用的茶壶、茶杯、茶盘等淋洗一遍, 目的是给茶具预热, 以增加沏茶后的效果 。 置茶时先放入碎末茶于茶壶底, 再放粗条茶、中小茶叶于上方, 置茶量约为茶壶容量的三分之二, 然后将茶壶置茶盘中, 将小巧似乒乓球大小的专用茶杯在盘中依次排列, 这时可用二沸水(鱼眼生时)提壶“高冲”(以便于茶叶在壶中翻滚, 使受热均匀), 待水漫过茶叶后, 即把茶汤从壶嘴倒出弃去, 谓之“洗茶” 。 然后第二次注沸水入壶至壶口, 即用手持壶盖刮去浮于壶口的浮沫, 并用沸水冲净壶盖后盖上, 再次用沸水浇淋壶身, 以保持壶内的水温(约泡一分钟) 。 这时开始斟茶 。 斟茶前将茶壶从茶盘中提起后, 须将茶壶沿茶盘边缘转一圈, 目的是避免斟茶时壶底的水珠滴入茶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