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多变,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 。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大家难免食指大动,秋季也就成了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防护,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所以应根据气候变化,搞好保健防病,防患于未然 。
一、秋季护胃
注意保暖 肠胃喜暖恶冷,暖散而冷凝,凝则伤胃 。入秋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特别是本身患有慢性胃炎的“老病号”,应及时增添衣物,夜晚避免腹部着凉 。
少食油腻
入秋以后人们食欲回升,口味可能逐渐转“重”,不再像炎热酷暑时偏爱清淡食物 。建议此季应多吃清淡温润类食物,因为素食能保持胃肠冲和之气 。不应太过摄取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增加消化系统负担从而诱发胃肠道疾病 。此外,还应少食辛燥伤津食品,如辣椒、生葱、姜、八角、茴香以及火锅、麻辣烫等,以免加重“秋燥”对身体影响 。应当多喝水,多吃蜂蜜、香蕉等食物和水果 。
二、按摩
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 。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
天枢穴
此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左右三指宽处 。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 。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欲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
足三里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按压该穴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还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
【秋季养胃为首 8招护肠胃保健康】摩腹 采用坐位或卧位,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然后起身散步片刻 。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
以上这些方法,每日进行2~3次,并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
三、饮茶
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 。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从而镇定、舒缓紧张情绪 。
茉莉花奶茶 消化功能不佳者,可以用热牛奶浸茉莉花,制成茉莉花奶茶,味道暗香,有不错的辅助疗效 。
四、注意保暖
肠胃喜暖恶冷,暖散而冷凝,凝则伤胃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体质好的可以轻衣薄衫为主,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和锻炼耐寒能力,但也要尽量避免腹部受凉 。
推荐阅读
- 两个足浴方让手脚不冰凉
- 秋季养生的10大禁忌
- 秋乏光靠睡觉解决不了
- 秋季科学进补四种素食效果佳
- 秋季养生首先要睡得好
- 秋季排毒妙招大集合
- 8个措施让你秋季提高免疫力
- 秋季养生法 早餐后轻敲颧骨四周防燥健肺
- 女人秋天的衣服如何选择呢
- 秋季科学养生六法 应该保持乐观注重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