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一)预防是根本 , 治疗需对症
(1)对所有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 免疫成功者至少在15年内无需复种 。乙肝疫苗接种在大城市已经基本普及 , 所有新生儿一律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 这一措施获得的成效已充分体现出来 , 统计结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至3%以下 , 但是我国农村乙肝疫苗普种情况不容乐观 , 至少有一半的新生儿尚未得到及时的乙肝疫苗接种 , 这里面有经济落后、接生不正规、卫生条件差等客观原因 。但是预防意识不强、甚至于淡漠 ,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工作尚不缜密是主要原因 。只有真正做到每一个新生儿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 我国乙肝数量才会逐年下降 , 直至消灭 。如果能够坚决、认真落实好乙肝的计划免疫 , 较为保守的预计是:30年后我国城市人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会低于2% , 农村在2%~3% , 50年后有可能在我国基本杜绝新的乙肝病例发生 , 实现这一目标 , 技术支持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 , 是否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实施 , 还有不少实际困难需克服 。
(2)对所有经化验检查证实未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员实行乙肝疫苗接种 , 尤其是对高危人群选择性疫苗接种 , 由于现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明显 , 价格十分低廉 , 每一个公民可以先在医院进行乙肝病毒指标检测 , 如果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 , 最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免疫缺陷的病人需强化免疫 , 免疫缺陷者是指器官移植者、手术接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 , 这些人群应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对于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 , 须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 。
(3)“预防为主”不只体现在感染之前 , 也须贯彻到感染后不同的疾病阶段 , 慢性乙肝病人所处的不同阶段都要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 应长期观察、定期随访、按时复查 , 注意病变发展方向 , 定期复查可以明确病变是向好的方面转化 , 或是向肝硬化、甚至于肝癌方向转化 。对于处于发病状态的乙肝病人应及时予以治疗 , 防止病变向肝硬化方向发展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者 , 在经济条件许可前提下 , 可给予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 对不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先于保肝降酶降黄的辅助治疗 , 对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全面复查 , 尤其是接受抗病毒治疗者 , 有条件的医院应多开展肝组织学检查 。对于肝硬化患者可以定期检查胃镜 , 了解静脉曲张情况 , 防止上消化道出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 了解是否有癌变发生;对于晚期肝硬化者 , 有条件时 , 可以进行肝移植 。对于肝衰竭的治疗 , 曾经有过较大投入 , 推荐过一些用药 ,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 基于以前的经验教训 , 应回到预防为主的策略上来 , 重点放在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和对各个阶段乙肝病毒发展的阻断措施上 。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应该有更好的治疗 , 但不是那些价格昂贵、疗效不确切的药物 , 目前大部分晚期患者仍是“人财两空” , 过高的治疗费用于国于民均不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