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奇丽的古茶具概述

    中华茶艺 , 孕育于汉魏 , 滥觞于三唐 , 发展于宋元而成熟、光大于明清 。 茶由药用而变为日常饮品 , 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 , 而迈入一个精神领域 , 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 。 与此相应 , 茶具的发展 , 也表现为由大趋小 , 自简趋繁 , 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 。 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 , 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
    唐代以前的茶具 , 文献有所提及 , 但大都语焉不详 。 盖其时茶具与食器不甚分明 , 相混而用 。 且先从唐代说起 。 唐代茶具 自从“茶圣”陆羽著了《茶经》后 , “茶道大行” 。 中国的茶 , 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 其《器》章就列举了28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 这套茶具 , 曾风靡朝野 , 以致“远近倾慕 , 好事者家藏一副” 。 体现了以实用为主兼及情趣的特色 。
    宋代茶具 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 , 那么 , 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 。 宋代茶具 , 较之唐代 , 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 , 茶盏尚黑 , 又增加了“茶筅” 。 这一切 , 都是与宋代风行的“斗茶”(一种近乎游戏的饮茶方式)时尚相适应的 。
    一、金银铫瓶的兴起 。 宋代的煮水器很少用 , 改用铫、瓶之类 。 铫 , 俗称吊子 , 即有柄有嘴的烹器(今北方农村尚有这种陶或铜制的煮水器 , 亦称吊子) 。 改用有柄有嘴的茶铫、茶瓶 , 主要目的是为了“斗茶” 。 斗茶用的茶瓶 , 大多鼓腹细颈 , 单柄长嘴 , 嘴呈抛物线状 , 便于注水时控制自如 。
    二、黑釉建盏的流行 。 宋代饮茶多用茶盏 , 也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 。 不同的是 , 宋代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上 。 建盏产于建州(今福建建瓯) , 因其色呈黑紫 , 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 。 建盏流行于宋代 , 其基本原因是为“斗茶”所需 。 斗茶时 , 茶汤呈白色 , 汤花更是色泽纯白 , 与乌黑的建盏相配 , 黑白分明 , 便于看出水痕 , 区分茶质优劣 。 盏壁较厚 , 宜于保持茶汤的温度 。 这些都是建盏的实用效能 。
    明清茶具
    明清茶具呈现一种返朴归真的趋向 , 由宋代的崇金贵银而转为崇尚陶质、瓷质 。 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 , 又非唐人所能企及 。
    一、茶盏的白色崇尚 。 明代开始 , 对茶盏色泽的要求 , 又出现一大转变 。 明人屠隆《考槃余事》称“质厚难冷 , 莹白如玉 , 可试茶色 , 最为要用”;许次纾《茶疏》:“纯白为佳” 。 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基本原因 , 在于饮茶方式的改变 。 明代饼茶已不时兴 , 散茶流行 , 人们普遍饮用的是与现代炒青绿茶相似的芽茶 。 与散茶的普及相联系 , 茶之饮法也由煮饮改为冲泡(直至今日 , 饮茶之法仍沿袭明人所开的格局) 。 绿色的茶汤 , 以白瓷衬之 , 更显得清新雅致 , 赏心悦目 。 这就不难理解明清时代的青花、斗彩、粉彩茶具 , 为何均以白色为主调了 。 到了后来 , 白瓷发展至“薄如纸 , 白如玉 , 声如罄 , 明如镜”的程度 , 成为十分精美的艺术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