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来饮茶茶具的改进发展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的改进发展】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 。 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 。 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 , 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 。 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 , 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 , 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 。 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
(一)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 。 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 , 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 , 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 , 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 , 其形若罂 , 而盖、嘴、柄皆具 。 ”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 , 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 , 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 , 口小利于泡茶注水 。 约到唐代末期 , 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 , 甚至将茶壶柄去掉 , 整个样子形如“茗瓶” , 因没有提柄 , 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 。 后人把泡茶叫“点注” 。 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
《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 , 吴颐山家僮也 。 ”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 , 在金沙寺中读书 , 供春在家事之余 , 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 , 制做砂壶 。 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 , 热度保持更久 , 传闻出去 , 世人纷纷效仿 , 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 。 供春真姓“龚” 。 所以也写成 , ‘龚春”砂壶 。 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 , 用陶土 , 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 。 开始 , 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 , 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 , 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 , 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 。 ”顿生感悟 , 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 。 其壶“不务妍媚 , 而朴雅坚粟 , 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 , 并不能及 。 ”《画航录》说:“大彬之壶 , 以柄上拇痕为识 。 ”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 。 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 , 流传至今 , 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
(二)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 。 茶盏在唐以前已有 , 《博雅》说:“盏杯子 。 ”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 。 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 , 风炉随处置茶杯 。 ”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 。 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 , 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 大家知道 , 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 。 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 , 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 。 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 , 建安所造者纣黑 , 纹路兔毫 , 其杯微厚 , 熁火 , 久热难冷 , 最为要用 , 出他处者 , 或薄或色紫 , 皆不及也 。 其青白盏 , 斗试家自不用 。 ”依这段史料 , 可以看出 , 如盛白叶茶 , 就选用黑色茶盏 , 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 。 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 。 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 , 被时人看作是佳品 , 其次可以看到 , 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 , 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 , 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 , 足见陶艺水平很高 。 再者看“熁火” 。 “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 , 又《集韵》“火通也” , 熁音协 , 含烫意 。 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 , 明清时期 , 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 。 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 , 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 。 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