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岩茶、台湾茶,都是乌龙茶吗?

乌龙茶 , 亦称青茶 , 创制于明清时期 。 由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 , 先传入闽北、广东潮州 , 后传入台湾 。 品尝后齿颊留香 , 回味甘鲜 , 在日本有“美容茶”、“健美茶”之称 。
乌龙茶的来源
明末清初 。 安溪西坪南岩之麓 , 住着一位退隐的打猎将军 , 单名叫"龙" 。 因为从小饮经烈日灸烤 , 风雨洗炼 , 长得黝黑健壮 , 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方言"乌"通"黑") 。 有一天 , 乌龙与往常一样 , 身背猎枪 , 腰别茶篓 , 上山打猎 , 兼采一些野生茶叶 , 过午时分 , 乌龙忽见一头山獐从前方溜过 , 他急提猎枪 , 击伤山獐 。 等晚上到家 , 乌龙急于宰獐至深夜 , 竟把茶叶搁置 , 翌日清晨 , 炒制成茶 , 其苦涩之味尽除 , 香醇更胜往常 , 乌龙大喜 , 连忙邀来乡亲茯友一起品尝 , 众人啧啧称厅 , 且探究其因 , 仿效采制 , 广为传开 。 此后 , 南岩茶叶声誉远扬 , 遐迩闻名 。 于是村民扩种茶树 , 以茶为生 。 乡亲们为感念乌龙的贡献 , 就把所制的茶叶都称为"乌龙茶'.世代因袭 , 沿用至今 。
乌龙茶下有很多小类 , 品种繁多 。 如:铁观音、水仙、毛蟹、武夷岩茶、冻顶乌龙、肉桂、奇兰、罗汉沉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色种 , 等等 。
1、按产地分: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 , 等);
闽南乌龙茶(铁观音、奇兰 , 等);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凤凰水仙 , 等);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文山包种 , 等) 。
2、按形态分:
条索形乌龙茶(文山包种、凤凰单丛等);
半球形乌龙茶(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束形乌龙茶(八角亭龙须茶);
团块型乌龙茶(水仙饼茶) 。
3、按发酵程度:
茶叶发酵程度对茶汤的香气、口感都会有一定影响 , 茶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购品饮不同的乌龙茶 。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 , 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 。 不同的乌龙茶 , 其发酵程度是不一致的 , 轻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轻 , 摇青次数少;重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重 , 摇青次数较多 。
(1)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 。 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 , 约8%—10% 。 焙火亦轻 , 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 , 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
外观似条索状 , 色泽翠绿有油光 , 汤色蜜绿鲜艳带黄金 , 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 , 滋味甘醇、爽口 , 收敛性好 , 回甘性强 。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 , 发酵程度15%—20% 。 “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代表性 。 这就是目前市场比较多的称清青工艺的铁观音 。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 , “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 。 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 , 茶汤明亮见底 , 入口生津 , 落喉甘滑 , 韵味强 , 嫩香回甘 。
(2)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 , 属于中度发酵 , 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
比如闽北乌龙 , 其外形粗壮紧结 , 色泽青褐油润 , 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 , 显金圈 , 叶底肥厚 , 柔软 , 花果香浓郁高长 , 滋味浓醇甘爽 。 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