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六堡茶(农家六堡茶)的品种很丰富,有茶谷(即茶芽)、中茶、老茶婆等,其他的茶的各个部分也得到充分利用,如茶花蕾、茶果、茶宝(茶虫屎)等,按采摘时令划分,又可分为社前茶、明前茶,清明茶、春茶、夏茶、秋茶、霜降茶、冬茶等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六堡原种茶在当地种植量不多,农家一般把好的茶谷(茶芽)、中茶拿去卖,换点生活用品 。 而茶农自己多是喝些粗茶,如老茶婆、二白茶、茶果等 。
茶谷和中茶都是古法六堡茶的传统产品,从前是茶商到乡村里面收茶,在六堡茶的采收季节,也有茶农往往直接拿到市场上交易,这种六堡茶由茶农自己采摘制作,茶青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烘干”的古老传统工艺流程,制出茶成品 。
在秋季霜降前后老茶树的老叶片,采下后,用一大铁锅煮沸水,烫水杀青(也有采用蒸汽杀青),阴干后,晾挂在灶头或灶上阁楼上保存,这类老茶俗称“老茶婆”,是六堡茶特有的特色品种 。
根据当代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教材《茶叶加工学》一书中提及:“六堡茶是广西的特产,因源于苍梧县的六堡乡而得名,加工工序分原料生产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精制工艺流程:原料毛茶→筛、风、揉→拼配→初蒸→渥堆→复蒸→压萝→晾置陈化→灭菌→成品包装 。 ”,农家古法所制工艺就是其“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在历史上曾经普遍采用过的古老工艺,精制工艺是后来逐步形成的 。
传统茶文化有待传承
古法六堡茶的种类多,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饮方式 。
古法六堡茶里面的茶果,因其不容易“出味”,也是多采用煮饮的方式,别具一番风味 。 茶花则更多为女士所喜爱,冲泡简单,更有人用之泡酒,确实别出心裁 。 六堡传统更有将茶用于美食之中,是为茶宴,也堪称是六堡茶文化的一朵奇葩 。
在六堡镇各个茶区,当地人至今仍保留着煮茶的习俗 。 茶选用的是老茶婆或中茶,而茶壶则有专门用于煮茶的陶制“茶急”,喝茶的是用瓷碗和大的瓷杯,不过到了现代多是直接用玻璃杯喝了 。
据当地老茶人介绍,现在六堡人敬神的时候,还必须采用这种煮茶的方式,而且流传下来有一套较为固定的程序 。 围坐茶桌,煮茶喝茶也固有一套规矩,茶娘居中,茶杯摆成一圈 。 茶急洗涤干净,把茶放入冲洗干净,放在风炉上煮,等到水将开时,轻刮去浮沫 。 此时,茶香满室,余香袅袅 。 第一杯茶,须先敬神,专门有个杯子,是不喝的 。 接着,先敬座位中老人长者,长幼有序,递茶者须双手为敬,接茶者也要双手接茶,并致谢为礼 。 这套古老的茶艺体现了六堡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体现出敬老爱老、和谐互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不过,随着岁月流逝,这些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茶艺茶文化也逐渐失传,到了现在,问起六堡的年轻人,这些煮茶敬茶的礼节大多都不知道了,颇为可惜 。
许多六堡茶的历史掌故包括六堡茶中著名的品种,如清同治版《苍梧县志》里面记载的“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 。 产长行虾斗埇者,名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中提到的虾斗茶,其实是六堡里面的一代名茶,更有着一段传奇的掌故和辉煌的历史,也几因乡里口音所误,以讹传讹,险遭埋没了 。
更有现在已经变身为一个老旧民居的茶亭,历百年风雨,记载着多少六堡茶的兴衰沉浮和风起云涌 。 这些与古法六堡茶一同传承下来的,除了其古老的制作工艺,还有其深厚的六堡茶历史文化以及历代相传的煮茶茶艺,亟待我们去发掘整理 。
推荐阅读
- 有金花的六堡茶好吗?
- 什么是六堡茶、如何分类、怎么冲泡?
- 六堡茶,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茶
- “传奇六堡茶”背后的“六堡茶传奇”
- 漫谈六堡茶的陈香味与仓味
- 什么是金花六堡茶?
- 茶之黑茶中的名茶
- 喝六堡茶的三大理由
- 惠盖湾茶文化,开个茶馆需要多少钱
- 启东婚俗茶文化,茶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