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砖茶的故乡——湖南临湘县

湖南省临湘县位于湖南东北角 , 长江中游南岸 , 原属巴陵县 ,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设王朝县 , 至道二年(996年)设临湘县 , 是湖南最北的一个县 , 又称“湘北门户” 。
明末清初(17世纪上)临湘于鄂南各县已经开始生产老青茶 , 运往北方销售 。 清康熙年间平定准噶尔叛乱 , 版图一统 。 蒙族人民自唐宋元以来 , 已有饮用団饼茶的习惯 , 山西商人(晋商)于是前来鄂南临湘收购老青茶压制砖茶 。 远销蒙古、辽宁、黑龙江 。 晋商初始压制的是帽盒茶 , 每块重约3.5千克 , 据叶瑞庭的《莼浦随笔》记载 , 康熙年间有山西客商 , 每岁至临湘羊楼司一带买茶 , 所买皆老茶 , 最初者在羊楼洞踩做砖茶 , 白纸藏封 , 外贴红纸 , 有“本地监制仙品茶”等字 。 由帽盒改制成长方形砖茶后(青砖茶) , 每片大小和重量有多种规格 , 分为二四、二七、三六、三九、四八、六四等多种装口 , 而每种装口都有其独特的销售区域 。 如今的临湘茶厂和聂家市还生产老青茶 。
临湘县产茶历史悠久 ,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 自明清后 , 盛产老青茶 , 运湖北羊楼洞制成青砖茶 , 远销俄国、蒙古等地区 , 声誉极高 。
1959年有国投资建成的的第一个专业生产茯砖茶的生产厂家——益阳茶厂开始生产茯茶 。 为解决日益增长的茯茶需求 , 由国家民委 , 中商部 , 外贸部于1967年投资筹建第二个茯砖茶生产厂——临湘茶厂 , 1969年投产 , 现已发展为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 , 年生产能力8000吨的普通茯砖生产企业 。 1973年以来 , 由益阳茶厂加工特制茯砖茶 , 临湘茶厂加工普通茯砖 。 20世纪60年代初益阳茶厂加工的“中茶牌”茯砖茶投入市场后 , 逐步改变了其他民族的饮茶习俗 , 当时不喝茯砖的民族和地区也转饮茯砖 , 犹以新疆、青海为甚 。 普通茯砖质量稍逊于特制茯砖 , 主销青海、新疆、甘肃等地 。 1988年青砖茶试制成功 , 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
临湘羊楼司距羊楼洞9千米 , 两处茶区紧密相连 , 产量丰富而品质优良 , 因羊楼司房屋不敷 , 晋商于是以羊楼洞为中心加工制作 , 并于羊楼司、崇阳、通城、通山等地设庄采购 , 制造茶砖 , 统称“洞砖”、除销往蒙古、新疆的国内生产外 , 还大量出口俄国 , 清中后期达到了极盛 , 成为中国北部地区和俄国的主销产品 。
【老青砖茶的故乡——湖南临湘县】羊楼洞以生产洞字牌砖茶(青砖茶)而闻名 , 素有“砖茶故乡”之称 。
羊楼洞位于松峰山北麓 , 地处湘鄂交界之要冲 , 为蒲圻六大古镇之一 。 自唐太和年间黄昭普种山茶 , 就开始培植茶叶 , 到明嘉靖年间茶业已相当发达 , 集镇随之而兴 。 清道光年间 , 山西、广东等地茶商进镇开设茶庄制造“洞茶” 。  , 广销内地、边疆 。 清末鸦片战争后 , 英、俄、日、德闻风而来 , 占地建厂 , 极盛时茶庄200余家 , 人口近4万 。 集镇有五条街道 , 其时人影幢幢 , 车水马龙 , 被誉之“小汉口” 。 直至抗日战争后 , 羊楼洞茶庄相继倒闭 , 集镇亦开始萧条 。 解放后 , 羊楼洞砖茶厂迁至赵李桥 。 目前赵李桥茶厂仍是全国最大的青砖茶加工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