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茶文化研究视野,秋冬季节喝什么茶


拓宽茶文化研究视野,秋冬季节喝什么茶

文章插图

拓宽茶文化研究视野【拓宽茶文化研究视野,秋冬季节喝什么茶】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书《杭州茶馆》 , 这是“城市问题探索系列”之一 。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城市生活方式的社会学分析” 。 我也关注过茶馆 , 但从未想过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茶馆 。 作者徐明宏是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 。 他以独特的社会学家视角 , 以茶馆为切入点 , 揭示了茶馆在全球文化语境中的展示形式、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和未来 。 前不久看了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的《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 沈先生在谈及唐宋词的社会文化功能时 , 专门用了一节“茶词”的篇幅 , 引用了大量的词作 , 仔细分析了茶词的三大功能:社交、娱乐和抒情 。 此外 , 著名宋词专家吴雄和教师博士生黄杰撰写的博士论文《宋词与民俗》 , 对61个茶词和许多虽非茶词但涉及茶的词进行了深入研究 , 将它们整理为六个方面 , 即采茶与制作、茶的功能、茶道、饮茶方法、煮茶方法和斗茶 。 作者说:“看着这些茶言茶语 , 我们惊讶地发现 , 此时 , 我突然想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朱的《十三不搭》一书 , 他幽默风趣、调侃人生的话语中不乏对历史的认真解读 。 其中《茶经无题》对《中国茶经饮茶篇》中“茶具”一章中的“残次品字”进行了逐一更正 , 共20条 。 原来 , 朱先生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陶瓷班 , 曾在国家建材研究院陶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 , 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充满信心 。 分开看完这些书 , 我慢慢清晰地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茶文化是一个边缘文化 , 茶文化研究是多元的 , 大量的研究成果散落在茶外的不同专业学科间 , 而且似乎并非着意于“茶文化研究”而为之 , 却是真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细想一下也是 , “茶文化”这个词的出现也才20多年 , 1999年版 《辞海》 中尚无“茶文化”这个男性养生茶词条 。 “茶文化”还是一个谈得多 , 其基本概念还不具有学理地位的一个领域 。 中国历史上没有职业的茶文化研究者 , 今天有志或有兴趣于茶文化研究者不少 , 但以此为职业者也稀缺 。 如今我们誉陆羽为“茶学家”、“茶文化专家” , 其实他在戏剧、地理、诗词、文赋等方面都很出色 , 只是因 《茶经》 著述的声名远播 , 反而掩盖了他其他多方面的成就 。 此后茶书、咏茶诗、作茶画者 , 都为喝茶爱茶的文人士大夫 , 偶有短期出任过与茶相关官职的如蔡襄、丁渭、陆游等 。 再谈大一点 , 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门类为绘画、书法、诗词等 , 与茶文化有着同样的特性:一是开初都是业余“玩”的 , 非职业的;二是即使出现了职业画家、书法家、诗人后 , 仍然以业余“玩”的为基础 , 而且业余“玩”的未必比职业者逊色 。 如今“茶博会”多 , “茶文化研讨会”也多 , 而且许多都冠以“国际”、“高峰论坛”等名头 , 实际情况有为何呢?毋庸赘言 , 可想而知 。 一方面是不少研讨会名头很大而内容平平 , 另一方面是如前述徐明宏、沈松勤、黄杰、朱叶青等等有真知灼见者 , 未能登上茶文化论坛 。 试想 , 如若能举办一次有上述诸公(当然还有本文未提及的许多学者)莅临的研讨会 , 该有多么出彩!写此小文 , 只为呼吁主其事者要开阔视野 , 着眼于更多的茶文化研究者和研究成好的绿茶有哪些果 。 这是一笔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宝贵文化资源 。 茶文化媒体不妨可以开辟专栏 , 请各路读者、作者推荐茶文化研究的好书、好作品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