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生命价值观分析,四大名茶( 二 )


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 , 《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中者也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者也 , 天下之大道也 。 ”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 , “和”包含中 , “持中”就能“和” 。 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 , 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 。 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 , 当相敬爱 , 无相憎嫉” , 并强调“言色相和” , 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 。 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 , 人如果要脱离苦海 , 就须六根清净 , 明心见性 。 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 , 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道家追求“天人合一” , “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 , 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 总之 ,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 , 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 , 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 , 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 , 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 , 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 , 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 第二 , “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 。 茶 , 得天地之精华 , 钟山川之灵秀 , 具有“清和”的本性 , 这一点 , 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 。 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 , 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 。 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 , 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 。 煮茶时 , 风炉置在地上 , 为土;炉内燃烧木炭 , 为木、为火;炉上安锅 , 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 , 为水 。 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 , 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 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 , 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 第三 , “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 。 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 , 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 , 以礼待人 , 和诚处世 , 互敬互重 , 互助互勉等 。 通过饮茶、敬茶 , 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 , 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 , 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 , 以茶养性 , 以茶表德 。 客来敬茶 , 以茶示礼 , 既是一种风俗 , 也是一种礼节 。 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 , 交流感情 , 创造和谐气氛 ,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 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 , 凝炼和阐发 , 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 。 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 , 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 , 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 。 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 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 , 求大同、存小异 , 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 , 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 , 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 , 要求平心静气 , 则是另一种“和” 。 总之 , 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 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 ,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 , 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 。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 , 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 , 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 。 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 , 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 。 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 , 他吃的是糙米饭 , 除少量荤菜 , 只有茶而已 。 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 , 反对铺张 , 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 。 桓温以茶示俭 , 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 。 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 , 只要供上茶与饼果 , 而不用牺牲 , 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 , 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 。 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 , 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 , 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 陆羽对煮茶的锅 , 要求用生铁制成 , 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 , 如果用银制 , 则“涉于侈丽” , 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 。 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 , 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 , 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 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 , 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 , 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 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 , 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 , 俭朴处世 , 他不求仕进 , 不成家 , 却成就了《茶经》 。 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 , 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 。 在安史之乱时 , 他写的《四悲诗》 , 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 , 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 以茶崇俭 , 以俭育德 , 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 , 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 。 “啜苦励志 , 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 , 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 ,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 , 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 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 真 ,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 , 自然不可易 , 圣人法天贵真 , 不拘于俗” 。 解释了真的本质 , 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 , 是不可改变的 。 所谓“天道自然” , “天人合一” , 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 。 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 , 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 第一 , 茶的自然本性之真 。 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 , 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 。 陆羽《茶经》指出 , “茶之性俭” , “茶之为用 , 味至寒” 。 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 , 其味淡洁 , 其用涤烦 , 其功致和 。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 , 为饮涤烦尘”的名句 。 由此可见 , 人们对茶的毛尖产地发现、利用和享受 , 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 , 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 。 茶 , 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 , 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 , 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 , 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 , 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 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 , 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 第二 , 品茶的环境之真 。 人们品茶 , 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 , “天趣悉备 , 可谓尽茶之真矣 。 ”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 。 《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 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 。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 , 披咏疲倦 , 意绪纷乱 , 听歌拍曲 。 歌罢曲终 , 杜门避事 。 鼓琴看画 , 夜深共话 。 明窗净几 , 佳客小姬 。 访友初归 , 风日晴和 。 轻阴微雨 , 小桥画舫 。 茂林修竹 , 酒阑人散 。 儿辈斋馆 , 清幽寺观 , 名泉怪石”等 , 此外 , 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 , 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 , 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 , 对“真”的追求 , 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 , 对美的感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