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缸的详细步骤

【建立生态缸的详细步骤】

建立生态缸的详细步骤

文章插图
生态缸
一、开缸前的准备:
设备:水族箱(废话)、外滤桶(其它能容纳玻璃环的过滤器也可以)、打氧泵(包括软管及沙头等)、底砂(可以取消) 。
药剂:喜瑞去铵及亚硝酸离子液(简称硝化细菌, 亚峰商城有售) 。
闯缸鱼:廉价的健康的清洁工作鱼、饲料鱼等 。
外滤桶的滤材设置(按水流方向):
1、粗滤棉(两层), 主要作用是进行物理预过滤, 如果包在外滤桶的进水口外, 则更便于更换;
2、生化棉, 主要作用是培养分解有机物的消化细菌, 能提高水质澄清度;
3、玻璃环, 一般情况下, 玻璃环体积要占全缸水体积的3~5%, 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 以保证水质无毒性;
4、粗滤棉(一层), 主要作用是物理过滤, 打散、吸附细菌的代谢废物 。
其它种类的过滤设备可参照上述外滤桶进行设置 。
二、开缸过程:
第一天, 安装设备——注水——铺砂(5cm左右厚度, 或不铺砂)——运转设备——检查是否有漏水之处, 以及设备安装是否有问题 。
第二天, 排水再重新注水(经过曝气处理后的自来水即可)——运转设备(过滤及打氧设备, 从此不再关闭)————加入状态健康、体质健壮的闯缸鱼, 按说明加入硝化细菌 。 (其后连续十天, 按说明继续补充硝化细菌)
第七天左右, 据了解一些高手开缸的经验, 此时分解NH3/NH4的亚硝酸菌已经初步建立, 但硝酸菌还未能跟上步伐, 此时水体内NO2的含量会出现峰值, 闯缸鱼容易出现不适 。 如果此时闯缸鱼无任何异常, 进食活跃, 则可在第十天起逐日继续增加闯缸鱼的数量, 并逐渐增加投喂量 。
一个月后, 生化系统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可以考虑加入贵价主力鱼了 。
三、日常维护:
定时换水(每周换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换水周期可逐渐加长, 换水量可逐渐减少, 以不出现褐藻为限 。 换入的水如果是自来水, 要经过24小时的打气, 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 减少对硝化系统及鱼的伤害 。
定量定时喂食, 不要让鱼吃得过饱, 不要留残饵 。
四、注意事项:
a、加入闯缸鱼后, 如果出现异常, 则尽快换水(部分换水) 。
b、过滤及打氧设备尽量不要中断运转 。
c、过滤桶中的玻璃环总体积要达到全缸水体积的3~5%;
d、水体含氧量与生物过滤效率相关, 在不影响观赏的前提下, 可增加打氧 。
e、硝化细菌建议选择进口名牌的, 国产杂牌的不如不用 。
f、过滤系统的物理过滤及生物过滤, 仅能保证水质的清澈及无毒性 。 对于具体鱼种而言, 水温、PH值、硬度都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 建议参考具体资料, 对此进行相应调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