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 , 茶香作为一种气味 , 香味感受包含有很多主观成分 , 文字难以描述得很清楚 , 前人不得已将之比作槟榔之香味 , 也殊属难得 。 本来 , 在当时的语境和生活中 , 大家吃过槟榔 , 会比较清楚槟榔香并心领神会 。 时至现代 , 特别是国内大部分城市 , 很多人没吃过甚至没见过槟榔 , 而超市所卖也大多是添加香料制作好的槟榔 , 所以对槟榔香无从认识 , 听着槟榔香一词想像不出其究竟是什么味 。
如何将六堡茶的槟榔香界定并分类 , 让茶友们更好地品鉴六堡茶之精妙香、味、气、韵?笔者认为 , 以一系列槟榔香之正味的六堡茶标杆 , 让茶友们通过茶样去了解槟榔香的多种多样 , 也更有利于规范槟榔香和研究槟榔香 。
笔者有一位好友老茶人方先生 , 多年以来 , 他收藏了不少六堡老茶 , 并致力于研究六堡茶的槟榔香的分类及原料、工艺状况 。 他极力主张并鼎力支持笔者将槟榔香分类并规范命名 , 为此 , 他将所有珍藏的老茶无偿提供给笔者品鉴、比对 , 以探究槟榔香的形成机理 , 与笔者一道用同样产地的毛料茶青复制槟榔香进行试验 , 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清楚六堡茶各个产区槟榔香的风格特点 。
方先生认为 , 槟榔香是六堡茶至为精髓的东西 , 是六堡茶正味之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色 , 如何让槟榔香更好地体现六堡茶的正味 , 如何让正味六堡茶直接而规范地让外地茶友 , 品鉴到六堡茶的槟榔香、槟榔味 , 是至为重要的 。 而且 , 有这么一些标准茶样在茶友手中 , 随着时间流逝 , 让茶友感受着槟榔香的慢慢形成 , 个中享受无疑是非常美妙的 。
山头特色正味 彰雪菊的作用与功效显六堡神韵
精于品鉴之道的茶友都清楚 , 不同产茶区域不同山头的茶青其做出的茶 , 有着各自不同的风味特点 , 这就是茶友们常说的山头味 。 普洱茶的不同山头特点已经为大多普洱茶友所熟悉 。 易武、班章、布朗、南糯、巴达等等随口即来 , 接下来 , 还细分出于麻黑、落水洞、刮风寨、高山寨、丁家寨等等 , 这些既是一种概念的运作 , 也是当前黑茶业发展的趋势 。
随着现代人对茶品质和风味特色的不断追求 , 对一些个性化的山头茶更为青睐 。 本来 , 品茶就是很个性化的 , 有人喜欢喝浓茶的霸气、有人喜欢茶汤的绵甜 , 有人喜欢高香 , 有人喜欢水柔 , 风格各异的山头茶便应运而生 , 为高端茶友所乐道和追捧了 。
六堡茶各个产茶区域同样有着不同的特点 , 发掘这些不同产区的特色丰富六堡茶的品种品类 , 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一直以来 , 一些著名的如黑石茶、虾斗茶、芦荻茶被不少老茶骨所追捧 , 甚至一些罕见的茶品如虾斗茶 , 由于其掌故传奇而名闻遐迩 , 但产量很少 , 可谓千金难求 , 很多茶人茶客以曾一品而倍感荣焉 。 但不可否认 , 总体来说六堡茶的山头特点尚少为茶友所了解 , 也没有渠道去一一购买对比 。
而另一方面 , 反观普洱山头的盛行也导致了其圈子的鱼目混珠 。 真真正正的山头古树茶似真似假 , 认认真真做茶的人百口莫辩 , 有茶人撰文指出:普洱古树茶山头主义很好 , 看上去很美 , 但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 。 或者 , 有一个放心的朋友给你好茶 , 一个放心的源头买到真茶 。
推荐阅读
- 安吉白茶的冲泡方法,排毒养颜茶
- 意境是品茶艺术的基本要义,胖大海能吃吗
- 喝茶促进新陈代谢!补充稀有元素!,洞庭碧螺春产地
- 研究发现 喝“功夫茶”导致食道癌没有根据,喝信阳毛尖的好处
- 荷叶玫瑰茶,姜茶
- 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
- 不同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含量
- 中国栽培的主要茶树品种
- 生态环境与茶叶品质
- 生态环境与茶叶品质——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