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发展以“疫情之下的家庭心理健康自助”为题, 和家长和孩子们分享疫情期间保持家庭心理健康的方法, 缓解焦虑情绪和压力 。
文章插图
疫情给家庭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家长居家办公、孩子在线学习, 造成社交距离拉大、家庭距离压缩、生活方式改变等影响 。 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恐惧、抑郁、愤怒、过度兴奋、生理不适、认知能力下降、家庭关系紧张等情况都是正常的居家压力性反应 。
文章插图
但上述负面情绪持续出现时间超过三天、伴随破坏性大的行为、引发精神障碍疾病等严重情况时, 陈医生说, 这就需要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或拨打962525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 。
如何才能形成压力递减的效果呢?
文章插图
陈老师指出, 家长可以通过孩子个人或家庭整体释放出的压力信号来识别和评估家庭压力性反应, 建设支持积极乐观家庭关系 。 从理解、尊重、接纳、坦诚四方面对待家庭成员和陪伴孩子, 形成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 。
面对疫情给家庭带来的心理压力时, 作为家长特别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 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和榜样 。
通过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 减轻疲劳放松身心;家庭成员通过聊天沟通, 化解分歧和矛盾, 促进家庭系统的稳定 。
文章插图
陈老师还分别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有助于保障居家生活安全、促进家庭成员相处融洽、保持家庭心理健康的自助策略和方法 。
居家学习的孩子:
1、正确分享疫情科学知识, 不用疫情恐吓和威胁孩子;
2、告知孩子居家防疫的意义和相应的政策;
3、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4、增加家长跟孩子的游戏性互动;
5、保持适度的娱乐、放松活动;
6、做好个人防护, 非必要不出家门;
【宅家亲子丨如何守护“心”健康,请收下这份家庭心理健康自助说明】7、给予孩子适度的鼓励和肯定;
8、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
居家办公的家长:
1、保护自己的健康,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2、保障家庭有足够的生活物资;
3、选择积极有价值的疫情信息与家人分享;
4、保持良好的支持性的夫妻关系, 共同协商、达成一致, 应对压力;
5、避免转移性的家庭互动, 不把对伴侣的不满转嫁给孩子;
6、避免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给予孩子足够的娱乐和放松空间, 家长自己保持适当的工作量;
7、跟孩子进行非学习性的游戏互动和体育运动;
8、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回忆过去, 展望未来 。
推荐阅读
- 全民禁毒宣传月丨关于禁毒,这些知识你必须要了解!
- 怎样拍好看的亲子旗袍照片?
- 冬奥倒计时丨这些相关法律小知识不容忽视!
- 宪法宣传周丨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一起来闯关~
- 丨怎么打丨这个符号怎么打
- 全国消防日丨关注消防、生命至上!一起get消防安全小知识
- 森林草原防火季丨这些森林防火知识一定要知道
- 法律知识丨知道这些法律知识,关键时刻能获益匪浅!
- QQ空间亲子相册怎么弄
- 抖音亲子平台是什么?怎么开启亲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