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毛尖概述

茶品名称: 鸠坑毛尖
茶品产地: 浙江淳安
茶品外形: 条形
工艺类别: 不发酵茶
茶叶类别: 绿茶
【简介】
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 。 该县隋代为新安县, 属睦州(今建德), 故又称睦州鸠坑茶 。
鸠坑源位于淳安县西部, 地处浙皖交界的高山地带, 其地势坡向东南延伸至县中部的新安江水库 。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7.0℃左右, 春秋两季, 气候温和, 阴雨天气较多 。 山区气温较丘陵地区低1℃左右 。 全年无霜期一般为263天 。 年降水量1430毫米 。 山上土质细粘肥沃, 云雾弥漫, 茶树多分布于地势高峻的山地或山谷间缓坡地, 称"高山茶" 。
鸠坑毛尖除制绿茶外, 亦为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 窨成的"鸠坑茉莉毛尖"、"茉莉雨前"均称茶中珍品, 其气味芳香, 生津止渴, 齿颊留香 。 该茶早负盛名, 《茶经》中已见;《国史补》中列为名茶, 唐时为贡品;史籍中称色香味俱臻妙境, 为我国传统名茶 。 鸠坑毛尖茶于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优质茶;1986年在浙江省优质名茶评比中获"优质名茶"称号 。 
鸠坑源位于淳安县西部, 地处浙皖交界的高山地带, 其地势坡向东南延伸至县中部的新安江水库 。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7.0℃左右, 春秋两季, 气候温和, 阴雨天气较多 。 山区气温较丘陵地区低1℃左右 。 全年无霜期一般为263天 。 年降水量1430毫米 。 山上土质细粘肥沃, 云雾弥漫, 茶树多分布于地势高峻的山地或山谷间缓坡地, 称"高山茶" 。 其栽培多采用古老的丛栽方式, 每丛5~7株, 行株距1.3米, 因地形限制, 少有大块成片茶园, 多为零星分散种植 。 茶树高大, 约及人高, 均采用攀枝采摘 。 其新梢芽长而壮, 叶厚色绿, 适宜采制绿茶, 被列为全国著名茶树良种之一, 并在省内外广泛推广种植 。 一年仅采两季, 春采为"春茶", 夏采为"梓茶" 。 春茶于清明前采称"毛尖", 谷雨前采称"雨前", 谷雨后至立夏采者均制为"烘青"、"炒青"或"烘炒青" 。 成茶芽叶肥壮、重实、魁梧、美观, 色泽黄绿油润, 银毫长而特显, 茶香芬芳而带有熟栗子香, 滋味浓鲜 。 鸠坑毛尖除制绿茶外, 亦为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 窨成的"鸠坑茉莉毛尖"、"茉莉雨前"均称茶中珍品, 其气味芳香, 生津止渴, 齿颊留香 。 该茶早负盛名, 《茶经》中已见;《国史补》中列为名茶, 唐时为贡品;史籍中称色香味俱臻妙境, 为我国传统名茶 。 鸠坑毛尖茶于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优质茶;1986年在浙江省优质名茶评比中获"优质名茶"称号 。  茶史追溯 鸠坑毛尖在唐代时就享有盛誉 。 据唐代文学家、翰林学士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 …风俗贵茶, 茶之名品益众 。 湖州有顾渚之紫笋, … …常州有义兴之紫笋, 婺州有东白, 睦州有鸠坑, … …" 。 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亦有关于睦州鸠坑茶的记载 。 元代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亦载:"… …鸠坑地产茶, 以其水蒸之, 色香味俱臻妙境 。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初, 经过当地人的努力, 鸠坑毛尖重新研制成功, 并被评为全国名茶 。 茶诗为证 《鸠坑茶歌》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 轻雷何好事, 惊起雨前芽 。 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任睦州太守时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茶诗, 有人把它与中国茶史上最负盛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作)相比美, 认为"此二篇皆佳作也" 。 名茶鉴赏 鸠坑毛尖主产于淳安县西北的鸠坑源 。 这里群山连绵, 气候温和, 土层肥沃 。 良好的高山环境决定了鸠坑茶的优异品质 。 鸠坑茶分三级, 清明前采制的称毛尖, 品质最好 。 谷雨前采制的称雨前, 谷雨后者称炒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