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四题】盖瓯
一盖、一盏、一托的三合一式茶具 , 称为盖瓯 。 它别致美观 , 又非常实用 , 与小茶杯、茶洗配套 , 成为当今最流行的潮州工夫茶具 。
盖瓯的形成 , 经历了近千年的进程 。
隋唐以前 , 茶具与食具并无明确分野 , 饮茶用的是盂(即碗) 。 唐代以后 , 茶具才从食器中独立出来 , 茶盏起初仍称为“碗” , 在诗文中才称为“瓯”如“红炉炊霜枝 , 越瓯斟井华”、“吴瓯湘子绿花新”(李群玉)、“白瓷瓯甚洁”(白居易)等等 。 因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古称东瓯 , 而据陆羽《茶经》所评定 , 茶盏以越州产者为最上品 , 故泛称为“瓯” 。 其形制是“口唇不卷 , 底卷而浅” , 即盏的口沿不卷边 , 盏脚呈浅弧形 , 既无盖 , 又无托 。
唐代宗宝应年间 , 成都府尹崔宁有一位爱喝茶的女儿 , 在端起盛满茶汤的茶盏时觉得很烫手 , 便用蜡做一个和盏底相吻合的蜡环托住茶盏 。 这位小姑娘的即兴发明得到崔宁的赞赏 , 遂叫漆工仿样制作 , 从此 , 这种一盏一托的茶盏便流行于世 , “人们愈新其制 , 以至百状焉” 。 (唐·李匡义《资暇集》)
唐宋的盏托有瓷制的 , 也有漆制 。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茶肆”条记载当日杭州市面茶店中 , 便有“瓷盏漆托供卖”的描写 。 瓷制品中有的还把盏 , 托连在一起 , 如元·冯道真墓出土的壁画“童子侍茶图”中 , 茶桌上一叠三个摞在一起的 , 就是这种联体的盏托 。
明代以后 , 瀹茶取代了唐宋以来的煎茶和点茶 。 与此相适应 , 加盖的茶盏——盖瓯便开始出现 , 由于它在防尘、保温、提高茶叶风味等方面有很多优越之处 , 而且一手托盏 , 一手持盏轻拂茶面上漂浮叶片的姿态 , 显得从容不迫 , 雍容大度 , 能使品茶雅趣倍添 , 因而迅速流传于世 , 以至当今很多影视编导也为之倾倒 , 几乎无一例外地把盖瓯塞到古装片的人物手中 , 借以增添人物的风采 。 这种无论秦汉 , 不分晋唐的做法 , 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
平心而论 , 就正宗工夫茶道来说 , 用盖瓯冲茶的效果的确不如冲罐 , 它之所以能够走俏 , 是因为在纳茶(尤其是对茶形较松散租放的凤凰大叶茶)、洒茶、洗涤等方面 , 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 在生活节奏日趋紧张的今天 , 显得更实用方便 , 因而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 不过 , 盖瓯毕竟还不能完全取代冲罐 , 只要时间、环境许可 , 茶君子们还是乐于采用冲罐 。 所以 ,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 , 冲罐与盖瓯并行不悖 , 比冀齐飞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 称它们为工夫茶具中的双璧 , 恐非过誉之词 。
哈烧茶
从前潮州有一则笑话 , 意在嘲笑不懂品茶的粗汉 。 说的是主人盛情以工夫茶待客 , 客人饮罢连声赞好 , 主问:好在哪里?客答:哙烧(够热)!主人好不扫兴 。
公正地说 , 这位茶客并不全是茶道中的外行人 。 “烧” , 的确是品茶的第一要义 , 潮州有民谚曰:“头好皇帝个阿爸 , 二好烧茶嘴边哈” , 北方也有俗语云:“人一走 , 茶就凉” , 讲的都是一个“烧”宇 , 茶如不热 , 风味全失;凉茶待客 , 更是不热情、不礼貌的行为 。 因此 , 茶客说一声“哙烧”其实正道出了茶的妙处 , 虽然评价不太全面 , 主人也用不着为此而懊恼 , 有书为证:
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饮》中说过 , 品茶须“趁热连饮之” , 因为茶汤热时“重浊凝其下 , 精华浮其上” , 如待凉时才饮 , 则“精英随气而竭” , 茶的芳香气味 , 都随热气散发净尽 , 那就毫无意趣了 。
推荐阅读
- 坳九粥简笔画 坳九粥简笔画怎么画
- 喝茶去油解腻兼防老抗癌
- 怎么才能提高WIFI信号的网速呢
- 苏尼特右旗特色美食大赛
- 崇武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崇武十大特色美食
- 胸围怎么测量才标准 测量胸围的正确方法
- 红旗股票代码 红旗股票代码是什么
- 早上空腹跑步好吗 早上空腹跑步好不好
- 安邱县在哪里安邱县的地理位置
- 桂花茶的功效、桂花茶的种类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