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冲泡的“黄山绿牡丹”茶 刘浩 摄
中新网合肥5月14日电 (刘浩)14日 , 在安徽省合肥市霸都书局文化创意展台 , 一款形似牡丹的绿茶 , 吸引了来往市民的关注 。
一团绿茶 , 针叶簇拥 , 冲泡后 , 叶片徐徐绽放 , 像一朵盛开的牡丹 。
文章图片
歙县汪满田村村民制作“黄山绿牡丹”茶 “时节造物”团队供图
经采访得知 , 该款绿茶名为“黄山绿牡丹” , 系一家从事文化创意开发设计的“时节造物”团队联合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汪满田村制茶手艺人推出的 。
据介绍 , “黄山绿牡丹”属于外形创新茶 , 早在20世纪80年代 , 就曾在歙县汪满田村一带流传 , 后来因为制作工艺复杂 , 成本较高 , 逐渐退出市场 。
随着网络平台打开茶叶销售市场 , 加之人们对茶饮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 今年以来 , “黄山绿牡丹”再次受到茶饮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 逐渐“复苏” 。
制作“黄山绿牡丹” , 选自歙县汪满田村一带海拔600至800米山上的绿茶 。 汪满田村四周山脉是黄山的余脉 , 峰峦叠翠 , 云雾缭绕 , 气候温和 , 雨量充沛 , 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文章图片
歙县汪满田村手艺人制作“黄山绿牡丹”定型美化外观 “时节造物”团队供图
据歙县汪满田村制作“黄山绿牡丹”的手艺人介绍 , 制作该款茶 , 都是纯手工完成 。 首先要在清明后谷雨前 , 采摘高山绿茶鲜叶 , 一朵“绿牡丹” , 需要80片茶叶 , 制作分为杀青轻揉、初烘理条、选芽装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干贮藏等工序 。
“黄山绿牡丹”茶手艺人提醒 , 定型烘焙工序需要谨慎操作 , 将造型美化的“绿牡丹”排列在压板上 , 花与花之间要留一定距离 , 再用另一重约100斤的压板压制6秒钟 。 其次把定型的茶花移上特制的竹烘专用圈内 , 再加上烘笼盖定紧上烘 , 一定要把握火候 。 “火候的把握 , 全靠多年经验积累 , 很难说得清楚 , 也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参考 。 ”
文章图片
一朵一盒封装贮藏 , 防止茶叶片松散 “时节造物”团队供图
制作成型的“绿牡丹”茶 , 一朵一盒贮藏 , 这样不会破坏其外形 。
“时节造物”团队负责人黄十三认为 , “黄山绿牡丹”色绿、香高 , 形美 , 开汤后如盛开的牡丹花 , 既是饮用上茗 , 又可艺术欣赏 , 为茶中一大创新 。
文章图片
简约小盒封装便于携带 “时节造物”团队供图
黄十三说 , “黄山绿牡丹”兼备形神气韵 , 符合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和需求 , 他们团队已开启“青年在集结文创进高山”计划 , 通过“文创+手艺”的形式 , 重现在地风物的情感联结 , 运用新的思考和创意设计赋予黄山茶更多的生命力 , 让中国传统手艺茶更为年轻化 , 让年轻人爱上黄山茶 。
推荐阅读
- 匠心|匠心之作,精美绝伦
- 山野|河北承德春野菜上市受青睐
- 自助餐|我,东北90后小伙,创业开“38元酱大骨”,3年挣60万,全靠套路
- 广东省|被吐槽“穷讲究”后,老北京人不服气了:您看广东人是怎么吃饭的
- 冬瓜|被迫“营业”的外卖,是火锅的速效救心丸吗?
- 卤水|5月这菜“金不换”,鲜嫩美味,季节性强,摘回家随手一蒸,真香
- |“鱼”己下锅,无药可救!
- 豌豆|“夏季多喝汤,好处一箩筐”,这汤清香鲜美不油腻,适合中老年人
- 陕西|陕西人的一日三餐,看完终于明白:凭啥陕西人“爱吃面”还那么瘦
- 美食|美食媒体|SGS为北大荒完达山乳业颁发“低GI食品”认证证书|美食广州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