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吃个线面,上得庙堂,下得厨房的“慈母碗中线”

问到最著名的福建面是什么 , 很多人会回答沙茶面 , 也有不少人会想到沙县小吃里的拌面 。 前者富有地域特色 , 是闽南旅游必尝的地方风味;后者则红遍大江南北 , 受众极多 。
但在我看来 , 如果要谈文化底蕴 , 这两种面都输给线面一大截:线面才是福建唯一的“正式”的面 。
诚然 , 用“正式”来形容一种食物很奇怪 。 食物好不好吃 , 不在于它是阳春白雪、玉盘珍馐的“上席菜”,还是下里巴人、引车卖浆者流的果腹之物 , 应该由味蕾评判 , 而不是靠脑子里的知识臧否 。
但人类就是会向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增加各种引申意义 , 这就是所谓的“文化” 。
主题|吃个线面,上得庙堂,下得厨房的“慈母碗中线”
文章图片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5月13日专题《吃个面》的B05 。
「主题」B01丨吃个面
「主题」B02-B03丨吃个面:对宇宙终极问题的回答
「主题」B04丨阳春面:一碗光面里的复杂文化感受
「主题」B05丨线面:上得庙堂 , 下得厨房的“慈母碗中线”
「主题」B06丨担担面:意犹未尽的成都味道
「主题」B07丨 揪面片:我也曾拌上循化的辣椒酱 , 狼吞虎咽
「文学」B08丨 《铺到世界尽头的裙子》 这条裙子 , 能铺到世界的尽头
撰文丨张继州
主题|吃个线面,上得庙堂,下得厨房的“慈母碗中线”
文章图片

吃个线面
从生一直吃到死
线面的饮食文化意义 , 比起其他的面显得很不一般 。 在福建沿海 , 它是唯一传统的生日“寿面” 。 大年初一早上 , 也有很多人家吃线面 。 福州把这些吉祥时候吃的线面唤作“太平面” , 认为吃了能保平安 , 一般要加两个方言里谐音“压乱”的鸭蛋(不能用鸡蛋 , 若是食量小 , 也可用鹌鹑蛋代替) , 出远门也要吃 , 结婚接亲也要吃 , 订婚、满月、百日等喜事贺礼里也有线面 , 人生的所有喜庆场合 , 都少不了线面的存在 。
主题|吃个线面,上得庙堂,下得厨房的“慈母碗中线”
文章图片

不只是人过生日要吃线面 , 庙里神明过生日 , 也要供上“面山”“包山” , 或者叫“包面花篮”——两个顶端装饰彩灯的圆锥形 , 一侧表面覆盖着线面 , 一侧覆盖着寿桃包 , 这就是福州人给神明的生日献礼 。 甚至有庙祝告诉我 , 一个片区的庙里的神们是什么时候过生日 , 就数卖“包面花篮”的老板最清楚 。 甚至丧事也会用到线面 。 长乐部分地方保留的丧仪“饲饭”里 , 丧家会象征性给逝者喂线面 , 象征着反哺尽孝和逝者在人间的最后一餐 。 总之 , 线面是一种很富有礼节意义的食材 。
虽然线面在民俗中如此重要 , 地方志倒也不怎么记录这么细微的事物 , 从中稽考线面的发展史有一定难度 。 论起来 , 从浙南一直到粤东 , 类似的面连续分布 , 温州叫“纱面” , 福州叫“索面” , 闽南叫“面线” 。
“线面”这个词至少在清末的《闽县乡土志》就有用到 , 但福州话是把“线”训读成“索”的 , 《清代琉球纪录续辑》和《中山传信录》这两本记录清代琉球国风土的书籍里 , “索面”的读音是“索闵”和“错闵” , 显然是福州话的借词 。
做碗线面来吃吃
无论各地名称如何 , 线面的制作方式都很相似 。 加盐和面 , 让面本身具有咸味的同时延展性增加 , 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面能否拉得纤细、口感如何 , 首先看和面这一步的手上功夫 。 接下来 , 将醒好后的面团沾油、撒番薯粉 , 进行揉条、搓条 , 连带拉甩等动作 , 成为长条的面坯 , 面坯发酵一段时间后再重复一整套动作 , 一般经过三次 , 使面坯变成细条 , 然后把细条在两根竹棒——“面筷”之间反复缠绕 , 把面筷固定好 , 面条在中间悬垂两小时 , 被重力拉伸变长 , 就可以挂到线面架上去了 。 一直到这步 , 做法都和挂面类似 , 但再往后的步骤就是线面制作的特色了 , 可以说不按这个做法的就不属于线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