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他们是“最先吃小龙虾”的人,一次尝试掀起全国性美食热潮

汤圆|他们是“最先吃小龙虾”的人,一次尝试掀起全国性美食热潮

文章图片

汤圆|他们是“最先吃小龙虾”的人,一次尝试掀起全国性美食热潮

文章图片

汤圆|他们是“最先吃小龙虾”的人,一次尝试掀起全国性美食热潮

文章图片

汤圆|他们是“最先吃小龙虾”的人,一次尝试掀起全国性美食热潮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 长达30多年的“小龙虾江湖”中:有人被遗忘 , 有人在崛起 , 也有人在挣扎......而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却早已被人们忘记 。
上世纪80年代 , 小龙虾在一个名为蚌埠(bèng bù)的城市里悄然兴起 , 到了90年代更是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色美食” 。 到了现如今 , 小龙虾已风靡全国 , 成为大小餐厅不可或缺的流量美食 。
可在它的发展进程中 , 却有一段血雨腥风的江湖故事不被人们所知 。

小龙虾美食公认的起源地是蚌埠蚂虾街 。 上世纪70年代末 , 在小龙虾还是继老鼠之后位列第二名的公害时 , 蚌埠南山路一条百米的街巷里便有人将它做成了美食 。 这个人就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虾王”商标的石顺利 , 小龙虾也因他而走上了餐桌 。
1979年石顺利为了营生 , 在蚌埠南山路上支起了一个小摊 , 售卖卤味小龙虾 。 那时候人们对小龙虾既好奇又抵触 , 因为作为公害的小龙虾彼时唯一的用途就是制作食料 。 但没曾想石顺利的这一尝试 , 却掀起了全国“消除小龙虾公害”的热潮 。

到了80年代初 , 石顺利的小龙虾已在当地名声鹊起 , 人们也亲切地将这条街称呼为“蚂虾街”(蚌埠本地方言称呼小龙虾为蚂虾) 。

1986年坡脚商人孙信亮看到了小龙虾的火爆 , 于是放弃水果生意开始投身餐饮 , 主打小龙虾 。 有了竞争对手 , 也激发了石顺利的斗志 , 于是短短几年 , 他们共同创新了小龙虾的做法 , 这也促使人们更加热爱这种美食 。孙信亮近照
到了90年代 , 蚌埠小龙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 越来越多的商家出现 , 他们齐聚蚂虾街 , 让这条不足百米的街巷一时间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
1997年蚂虾街马路上、门店中 , 桌挨桌、人靠人 , 异常热闹 , 不足百米的街巷每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高达2万多人 , 虾皮更是整车整车往外拖运 。

生意火爆 , 商业竞争也愈发激烈 , 各家纷争不断 。 也是这一年 , 另一位“虾王”的加入让蚂虾街进入了鼎盛时期 。 下岗工人卢孝怀有着十几年供销科长的工作经历 , 他非常有经营头脑 , 不仅打出了“产销一条龙”的好牌 , 还为祛除小龙虾的腥味 , 开发出了“啤酒虾” 。
石顺利、孙信亮也不甘示弱 , 他们推陈出新、不断专研 , 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 , 更是让小龙虾扬名在外 , 至许多外地人常常特地乘坐火车来到蚌埠就为品尝小龙虾的美味 。 至此 , 小龙虾江湖正式形成 。 无序的竞争后果日益凸显 , 甚至出现了互殴事件 。

与此同时 , 小龙虾的火爆前景也被外界看见 。 据蚂虾街坡豪孙信亮回忆:“2000年 , 时任盱眙县县长的郑宁带队来蚂虾街‘考察’ , 2001年盱眙县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龙虾节 。 在盱眙县快速发展小龙虾产业的时候 , 蚂虾街却在走向灭亡......” 。
到了2002年 , 蚂虾街日吞客量达到了三四万人 , 虾店也发展到了六七十家 。 为了争夺客源 , 家家都在放大招 , 层出不穷 , 几乎家家都打出“虾王”的口号 。 可繁华背后 , 却暗藏杀机 。 2005年随着石顺利和孙信亮的店铺遭到连续打砸 , 被迫停业后 , 一时间蚂虾街械斗不断 , 甚至出了人命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