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别说》方:“合醋治泄痢甚效” 。
《慈惠小编》方:“治五色痢 , 陈年年糕 , 陈雨前茶 , 冰糖 , 茉莉花 , 共煎药一碗 , 服之立愈” 。 《凤联堂秘方》载 , 治“远年痢疾 , 用雨前茶合臭椿皮、扁柏叶、乌梅、枣仁适量 , 水煎服” 。 关于茶叶治痢的验例 , 据宋代《仁斋直指方》载:“苏东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 。 近代的临床报告中 , 亦多有之 , 且多指明系用绿茶 。
(16)去痰
去痰 , 今作祛痰 。 茶的去痰功效在文献中 , 系以从功效言者为主 , 占18条之多 。 称“去痰”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和《三方图会》;称“除痰”者有《本草拾遗》、《茶经》(张氏)和《茶谱》(毛氏);称“解痰”者有《食疗本草》;称:“逐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化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中药在辞典》;称“消痰”者有《本经逢原》 。
称“去痰热”者有《神农食经》和《饮膳正要》;称“吐风热痰涎”者有《神农食经》和《饮膳正要》;称“吐风热痰涎”者有《本草纲目》;称“凉肝胆涤热消痰”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 “入肺清痰”者有《本草求真》;称“涤痰清肺”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去寒澼”者有《本草纲目拾遗》 。
从主治言 , 称“痰涎不消”者有《本草求真》;称“痰热昏睡”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 。 总计20条有关去痰 。
方剂方面 , 以《瑞竹堂经验方》所记一则最佳;“痰咳 , 喉声如锯 , 不能睡卧 , 好茶末一两、白僵蚕一两为末 , 放碗内 , 倾沸汤一小盏 , 用盏盖定 , 临卧温服 。 又米白糖一斤 , 猪板油四两 , 雨前茶二两 , 水四碗 。 先将茶煎至二碗半 , 再将板油膜切碎 , 连苦茶、米糖同下 , 熬化听用 。 白滚汤冲数匙服之 , 消痰止渴 。 ”
(17)祛风解表
中医理论认为:风邪外袭于“肌表” , 遂出现“表证” 。 治疗的方法为“解表” 。 盖解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意思 , 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 风邪极其多变 , 从外感言又可兼夹不同的外邪 , 例如风寒、风热、风湿 。 风寒湿三气杂至 , 又多侵袭关节、筋骨 , 出现痹痛 。 茶叶与上述有关的功效 , 共有8条 。
从功效言者6家 。 称“轻汗发面肌骨清”者有《本草纲目》;称“发轻汗 , 肌骨清”者有卢仝诗;称“疗风”者有《茶谱》(毛氏);称“祛风湿”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称“辛开不伤阴”者见蒲辅周经验 。
从主治言者仅2条:称“小儿痉疹不出用之神效”者有《片刻余闲集》;称“四肢烦 , 百节不舒”者有《茶经》 。
茶的祛风解表方剂 , 共有如下4则:
《食疗本草》方:“茶治……腰痛难转 , 煎茶五舍 , 投醋二合 , 炖服” 。
《本草品汇精要》亦载用茶“水煎 , 合醋疗腰痛” 。
《医药指南》(韦氏)载:“治肩背筋肉痛 , 槐子、核桃肉、细茶叶 , 芝麻各五钱 , 入磁罐内 , 水二碗 , 熬一半 , 热服 , 神效” 。
《医药指南》(周氏)载:“治外邪在表 , 无汗而喘者 , 麻黄、杏仁(去皮尖)各三钱 , 石膏五钱 , 甘草一钱 , 细茶一撮 , 谓之一虎汤 。 ”
(18)坚齿
茶叶的坚齿功效 , 近代有很多论述 , 一般均认为与茶所含有的氟有关 。 古代的文献论及坚齿用茶者 , 共检依4条 , 均从功效言 。 称“坚齿已蠧”者有《茶谱》(钱氏);称:“漱茶则牙齿固利”者有《敬斋古今注》 。 《东坡杂记》:“每食已 , 辄以浓茶漱口 , 烦腻既去而脾胃自不知 。 凡肉之在齿间者 , 得茶浸漱之 , 乃消缩 , 不觉脱去 , 不烦刺挑也 , 而齿便漱濯 , 缘此渐坚密 , 蠢毒自己” 。 《饭有十二合说》称:“涤齿颊” 。
推荐阅读
- 青梅烹茶花之神,中国十大品牌茶叶
- 水培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 陈宗茂-茶是一种可以防病治病的食物,茶饮料
- 茶艺小姐培训阵容强大
- 下 爱上红茶
- 茶艺:升华了生活之美
- 姑苏茶艺
- 茶之柔与宽厚大度
- 首批科班茶艺师诞生
- 空中世界推广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