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杯香谈茶,普洱茶喝法


用杯香谈茶,普洱茶喝法

文章插图

用杯香谈茶酒茶寮 , 向例为聚会之所 。 酒桌上 , 觥筹交错 , 有那豪饮者 , 一时百脉沸涌 , 频频举杯 , 也有那沾不得酒的 , 为了不失礼节 , 便时常以茶相谢 , 自然少了几分情趣 。 喝茶虽说没有喝酒时的那种鹏举鸿飞的豪情 , 却让人感到一种鱼游濠水的自在 。 况且喝茶又甚为大众 , 还养生 , 故而于交友最为适宜 。 泛花邀客坐 , 代饮引清言 , 就是古人以茶会友的写照 。
喝茶并不稀奇 。 但是 , 总有那么一些人 , 熟悉的博大精深 , 热汤的 , 热言的 , 名扬天下的 。 都在舌尖上 , 彼此文化联系更紧密 。 如果他们想炫耀自己的能力 , 那就是低俗 。 我坐过几次 , 皮日阳秋 , 是个金人 。 我喝茶有一段时间了 , 红茶、绿茶、花茶 , 都曾有过见识 , 还闻有虫茶 , 植物叶片制成的替代茶 , 甚至万元一粒的种子样的茶 , 却不懂茶经 , 也不通茶道 , 更不晓茶艺 。 因此 , 喝茶时少了许多讲究 , 只要对了我的味觉 , 便道是好茶 。 梁实秋老师饮茶但论品味 , 不问价钱 , 是有其来历的:一次 , 他到茶店索上好龙井 , 店主取八元一斤之茶以应 , 因不满而要换 , 乃更以十二元者奉上 , 仍不满 , 店主勃然厉声道:买东西 , 看货色 , 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 。 提高价钱 , 自欺欺人耳!――梁老师的经验 , 想必也对我有些潜移默化 。 .
在我的饮茶历史中康乃馨花茶 , 留下了几件难忘的小事 。 很多年前 , 我是生产队的知青 。 那是一个三伏天 , 正午的太阳在耀眼的白光中格外显眼 。 我们这些年轻人已经在地里呆了好几个小时了 , 又渴又找不到附近的水 。 这个时候 , 就算你画了满树的青梅 , 也无法让干瘪的嘴巴分泌出一星口水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 我喝到了人生中最好喝的茶 。 生产队长挑着桶 , 远远地喊了一声:茶!这简直是对生命的呼唤!一个接一个 , 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碗 , 抢瓢 , 甚至把头扔进桶里 。 茶叶的作用然而 , 什么样的琼浆玉液都是不够的 。 从那时起 , 我遇到了苦丁茶 。 在我们寨子的周围 , 一片片的灌木林里 , 就长着许多这种极不起眼、也极为寻常的茶叶树 。 .
生产队有个小茶园 , 一年采摘两季茶叶 。 采茶季节 , 妇女早上出门 , 回来时筐里溢满 , 嫩叶嫩芽都倒进大铁锅里 。 在它的下面 , 柴火在燃烧 , 炒茶的人不停地翻动 , 搓着手 , 额头冒汗 。 谁知道杯子里怎么喝!每年除了上交采摘的茶叶 , 队里其余的按人口分成每人不到半斤 。 村民喝茶不泡茶 , 而是用沙壶煨茶 。 那年腊月 , 农家杀了过年的猪 。 我有幸吃了一顿浸泡过的饭 。 饭后 , 我围坐在火堆旁 , 捧着一杯茶 , 茶是干的 , 涩的 , 烫的 , 啜饮着 , 谈着张家的媳妇 , 谈着李嫂 , 谈着和‘贫下中农’的融洽 。
喝茶 , 常常能生出一种悠然云野鹤的感觉 。 夕阳下的站台上 , 当春风正啜着茶的时候 。 就连一个情绪低落的诗人傅在喝茶时也会发现这种自满情绪;不用说 , 一个狂放的文豪苏丽珂东坡也能像美女一样吟诵出“从来没有一杯好茶”的绝句 。 一杯热茶在手 , 暖暖的 , 香香的 , 齿颊留香 , 回味无穷 , 才会有这种联想 。 有一次我应邀到铜仁 , 几个文学朋友聚在一起 , 院子里有一案茶 。 中秋节 , 明月当空 , 树影婆娑 。 还没举杯 , 一个女人抱着琵琶来了 , 风在吹 。 如果桂馥兰抽了 , 她就坐在自己的脸前 , 依然如一池冰冷的蓝 , 轻抚着琴弦 , 莺声啁啾 , 生动而精粹 。 此时 , 在口中啜饮香茗 , 似乎已经接近了美与美的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