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泡茶

1、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 。 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 , 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 2、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 3、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 , 既洗净壶外表面 , 又提高壶温 。 在盖杯泡茶里面就省了这些手续 :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 , 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 , 意在消毒 ,  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 , 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

茶壶泡茶

文章插图
中国功夫茶的基本特征 , 可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用小壶、小杯冲沏乌龙茶 。 从明代中期以后 , 士人品茶讲究理趣 , 追求品饮过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 , 茶具因此而日趋小巧精致 。 对此 , 冯可宾在《芥茶笺》中有一段独到的议论: 或问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 。 每一客 , 壶一把 , 任自酌自饮 , 方为得趣 , 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 , 味不耽搁 。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亦强调: 壶供真茶 , 正在新泉活火 , 旋瀹旋啜 , 以尽色香味之蕴 。 故壶宜小不宜大 , 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凸)不宜砥(平) , 汤力茗香 , 俾得团结氤氲 。 可见 , 瀹茶用小壶 , 既可发香 , 又可得趣 , 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 也是对理性的一种追求 。 不过 , 其时江南一带多重绿茶 , 而且一客一壶 , 所以上述所论者与工夫茶仍有很大距离 。 但冯可宾《芥茶笺》所说的“施于他茶 , 亦无不可”这句话 , 已给人一种明确的提示:用小壶瀹饮其它品类茶叶的 , 亦大有人在 。 1987年 , 漳浦县盘陀乡通坑村发现明万历户、工二部侍郎卢维桢墓 , 从中出土了有“时大彬制”四字款识的紫砂壶一件 , 壶呈栗红色 , 高9.2、口径75、腹径11.0厘米 , 壶盖内沿已有轻度磨损 , 证明墓主生前已使用多时 , 以壶殉葬、亦可看出主人珍爱程度 。 卢维桢死于万历三十八年 , 故该壶应属时大彬中前期作品 。 壶虽略大 , 但漳浦属岩茶、溪茶辐射区 , 所以该壶的出土 , 似可为我们提供乌龙茶区早期使用紫砂壶的实物依据 。 明末清初 , 闽汶水善烹茶 。 张岱《闽汶水茶》诗说:“刚柔燥湿必身亲 , 下气随之敢喘息?到得当炉啜一瓯 , 多少深心兼大力 。 ”周亮工《闽小纪》亦云:“‘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 , 子往品茶其家 , 见其水火皆自任 , 以小酒盏酌客 , 高自矜许 。 ”两人均亲晤汶水 , 所记略同:“燥湿身亲”与“水火自任” , “当炉啜一瓯”与“以小酒盏酌客” , 其程式与工夫茶已很近似 , 如果壶中换上乌龙茶 , 则工夫茶法相便全具了 。 乾隆初曾任县令的溧阳人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说:“余罢后赴省 , 道过龙溪 , 邂逅竹圃中 , 遇一野叟 , 延入旁室 , 地炉活火 , 烹茗相待 。 盏绝小 , 仅供一啜 。 然甫下咽 , 即沁透心脾 。 叩之 , 乃真武夷也 。 客闽三载 , 只领略一次 , 殊愧此叟多矣 。 ” 这位彭太爷可能亦是深受“明人不重问茶”影响者 , 到福建当了三年官
 , 居然连尝都不尝一下武夷茶 。 难怪他领略一次并大称快意之后便有愧色 。 不过 , 他的这则琐记 , 倒是为我们留下了到目前为止可能是最早的 , 有关工夫茶程式的记载 。 可以视为“简明工夫茶经”的文献 , 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纂的福建《龙溪县志?风俗篇》: 灵山寺茶 , 俗贵之 。 近则远购武夷茶 , 以五月至 , 至则斗茶 。 必以大彬之壶 , 必以若深之杯 , 必以大壮之炉 , 扇必以棺溪之蹩 , 盛必以长竹之筐 。 凡烹茗 , 以水为本 , 火候佐之 。 水以三叉河为上 , 惠民泉次之 , 龙腰石泉又次之 , 馀泉又次之 。 穷山僻壤 , 亦多耽此者 。 茶之费 , 岁数千 。 简短的十几句话 , 包括了择茶、择器、择水、候汤以至水质品评的内容 , 而且已开列了后来被称为“工夫茶四宝”即铫、炉、壶、杯中的三宝 。 所以 , 这则地方志资料虽然未出现“工夫茶”的名目 , 却已具工夫茶程式之实 。 值得注意的还有后段“穷乡僻壤 , 亦多耽此者”那句话 , 它说明了 , 上述的瀹饮法在当时已相当普及 , 只可惜没有像彭县令那样的文人为之写记 , 或加以归纳总结 , 著成专书使之传布四方而已 。 一般说来 , 一种习俗从萌发到定型、普及 , 都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 因此 , 我们自然不应把乾隆二十七年作为形成该习尚的时间上限 。 二十四年后 , 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 , 袁枚在《随国食单》中记下他饮用武夷茶的经过和感想: 余向不喜武夷茶 , 嫌其浓苦如饮药 。 然丙午秋 , 余游武夷曼亭峰、天游寺诸处 , 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 , 壶小如香椽 , 每斟无一两 。 上口不忍遽咽 , 先嗅其香 , 再试其味 ,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果然清芬朴鼻 , 舌有馀甘 。 一杯之后 , 再试一二杯 , 令人释躁平矜 , 怡情悦性 。 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 , 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用小壶、小杯冲武夷茶 , 嗅香、试味、徐咽 , 袁枚所描述的过程 , 已与现今的品工夫茶法完全一样;虽然文中同样没有“功夫茶”三字 。 止式把“工夫茶”三字作为一种品茶程式并和“潮州”连结在一起的文献 , 是清代俞蛟的《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工夫茶): 工夫茶 , 烹治之法 , 本诸陆羽《茶经》 , 而器具更为精致 。 炉形如截简 , 高约一尺二三寸 , 以细白泥为之 。 壶出宜兴窑者最佳 , 圆体扁腹 , 努嘴曲柄 , 大者可受半升许 。 杯盘则花瓷居多 , 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 , 类非近代物 , 然无款志 , 制自何年 , 不能考也 。 炉及壶、盘如满月 。 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 , 制皆朴雅 。 壶、盘与林 , 旧而佳者 , 贵如拱壁 , 寻常舟中不易得也 。 先将泉水贮铛 , 用细炭煎至初沸 , 投阅茶于壶内冲之 , 盖定 , 复遍浇其上 , 然后斟而细呷之 。 气味芳烈 , 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 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 ……蜀茶久不至矣 , 今舟中所尚者 , 惟武夷 , 极佳者每斤须白强二枚 。 这一记载 , 远较《龙溪县志》、《随园食单》为详 , 如炉之规制、质地 , 壶之形状、容量 , 瓷杯之花色、数量 , 以至瓦铛、棕垫、纸扇、竹夹、细炭、闽茶 , 均—一提及 。 而投茶、候汤、淋罐、筛茶、品呷等冲沏程式 , 亦尽得其要 。 因此该记问世以后 , 便成工夫茶文献之圭臬 , 至今各种类书、辞典中的【工夫茶】条 , 例皆据此阐说 。 俞蛟是浙江山阴人(今绍兴) , 字清源 , 号梦厂居士 。 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 , 五十八年以监生身份出任兴宁县典史 , 至嘉庆五年(1800)离任 。 《潮嘉风月》应是他在此期间据亲历及耳闻目睹者辑录而成 , 故对潮州、嘉应州(今梅州)之风物能刻划入微 。 俞蛟笔下所记的 , 当系处于基本定型、成熟阶段的潮人饮茶习俗 。 作为翔实可征的文献 , 《潮嘉风月》功不可没 。 但据此而认定乾嘉之际是潮州工夫茶的源头 , 则仍有可商之处 。 因为 , 如前所述 , 民俗的萌发与定型 , 本非一事 。 明潮州遗民陆汉东《迦风草堂集?谢文笠山人惠茶》诗云:“山中珍重寄 , 一啜爽吟魂 。 叶散香初动 , 杯倾气若存 。 ”句中用“杯”、“一啜”、“气若存”诸字 , 能使人依稀想见作者饮茶时用小壶小杯 , 啜后嗅杯底的情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