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琛出浴( 二 )


于分汤花 。 汤花有三种:看起来细而轻的叫“花”;薄而密的叫“沫”;厚而绵的叫“饽”,被认为是味道最淳厚悠长者,称为“隽永” 。 三种汤花要分得均匀,因为饼茶时代的茶人都认为汤花是茶叶“精华”之所在,“茗有饽,饮之宜人” 。 《桐君录》)所以,唐代诗人赞美煎茶汤花的诗句,不胜枚举 。 如白居易的“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 ”(《萧员外寄新蜀茶》)刘禹锡的“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醒醒 。 ”(西山兰若试茶诗》)“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 ”(《尝茶》)等等 。
宋人对饮茶的要求,比唐人更加严格,并创造出“斗茶”这一独特的饮茶方式 。 宋代的饼茶,在制作上比唐代更精致且日趋浮华 。 据赵汝砺《北苑别录》,当时福建贡茶的制作程序是:
蒸茶 采茶时只摘茶芽,茶芽须再四洗涤,然后入甑蒸之,并严格掌握好火候 。
榨茶 这是宋人新创的方法 。 茶蒸好后用水淋洗数次,先入小榨去其水,再包以布帛、束以竹皮,人大榨紧压出膏(把汁液榨出),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法翻榨,彻晓奋击,至膏尽为止 。 其依据是建茶味远而力厚,膏不尽,则色味重浊 。
研茶 研茶的工具是以柯为杵,以瓦为盆 。 研磨时,须“至水干茶熟而后已”,茶泥在研盆中须达到“荡之欲其匀,操之欲其腻”的程度才算合格 。 这是一道极吃力的工序,所以研茶工要找“强有力者” 。
造茶 即把研好的茶泥“入圈制铐(模具)” 。 铐,有方、花、大龙、小龙等不同品种、规格 。
过黄 脱模的茶饼先入烈火焙,干后再“过汤”即用沸水浇淋,再焙,再浇,反复三次 。 翌日再过烟焙,即用不烈无烟的温火烘焙 。 火数既足,再过汤“出色”,放入密室内,赶紧用扇煽,使色泽自然光莹 。
上述制作过程与唐代有几处明显差别:一是茶芽蒸前、蒸毕都要多次洗涤;二是改捣为榨,榨后还要研:三是改焙茶为过黄,即烘焙中须经沸水淋数次 。 改进的原因,主要是斗茶的茶汤,其色以白为上,其味要清淡甘美;其次则是使茶饼的造型、色泽更精美 。
经过以上程序制造出米的龙团凤饼,有“龙凤英”、“瑞云翔龙”、“龙苑报春”等诸多象征祥瑞升平的名目,其造价更是令人咋舌 。 贡茶中的极品“白芽”、“龙团胜雪”,每岁所造不过二、三铐,世人根本就看不到 。 产量稍多一点的“小龙团”、“密云龙”,也只是在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少数近臣才有幸“共赐一饼” 。 欧阳修说他在朝二十年,只得到宋仁宗赐给的一饼“小龙团” 。 他珍藏数年,只有亲朋聚会时,才偶尔拿出来传视一番 。
斗茶,在五代时已有所萌芽,始创于福建建安民间,北宋中期以后,风靡全国 。 斗茶的程序与工具和唐代的煎条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
碾末 斗茶用饼茶,上碾前一般不炙,而是先用纸包起来捶碎后再细碾,过罗 。
煎水 宋人煎水不再用锡,而是用细瓶,无法靠目测以判定三沸的情状,所以要靠沸声以辨汤候 。
调膏 视茶盏之大小,用茶勺舀入一定的茶末入盏,再注入少量沸水,把茶末调成浓稠的糊状茶膏(类似冲藕粉的方法) 。 此前,茶盏须用沸水预热,称为“熔盏” 。
点与击拂 把沸水注入已调好茶膏的盏中,叫做“点”(斗茶因此也称“点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 “击拂”,是用特制的竹质小扫把状的工具“茶筅”,在注水过程中旋转打击、拂动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 操作时,一手执壶注水,一手“运筅”击沸,动作要非常协调 。 注水点茶时,从瓶嘴喷勃而出的水柱须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切忌注出断断续续或淋漓不止的“断脉汤”;水量要恰到好处,“一瓯之茗,多不过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 。 ”也即注水量不能超过整盏容量的十分之六 。 此外,注水有缓急、多少、落水点不同等变化,每次变化叫做“一汤”,共有七汤 。 茶筅则配合各场或旋或点,或击或拂,轻重、徐疾,皆有机巧 。 经过点与击拂之后,汤花如“乳雾汹涌”,高出盏面并紧贴盏沿内壁,不易消退,叫做“咬盏” 。 如操作不善,汤花不能持久,甚至随点随散的,叫做“云脚散”,这时,盏的内沿就出现“水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