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茶与心血管器官
心血管器官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 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再经静脉返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 。 医学上称作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 而心脏像一个“动力泵”,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和动脉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类似泵的阀门,它们在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作用下,可以顺血流而张开,逆血流而关闭,以保证心腔血液定向流动 。 如果心血管器官发生障碍,就会出现像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血液循环受阻的危险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如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等活性物质,可使血管保持弹性,消除动脉血管痉挛,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舒张血管,使血压下降等功效 。 茶多酚可中和血管中容易引发心脏病及癌症的化学物质 。 因此有专家建议,每日饮用一、二杯绿茶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发病机率 。 与此同时,茶中咖啡碱与茶碱可兴奋心肌,扩张冠状动脉与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
国内医学专家陈祖煖在《饮茶喝咖啡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一文中引述欧洲学者有份调查显示,研究者对欧洲大陆37514名居民进行为时13年的回顾性调查,发现每日饮红茶2-3杯的人可减少冠心病死亡率50% 。 在欧洲大陆曾有对高血压病员或绝经后妇女作过饮茶与冠心病发病危险研究,认为增加饮茶可减少冠心病发病危险 。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宗懋院士撰文介绍有研究者在荷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饮茶多的人群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低45%,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降低血粘稠度的效果甚至优于西药阿司匹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营养中心夏雪君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验证,撰文《饮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说:茶叶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经常饮茶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定有益处 。
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茶色素推广中心叶友松在《茶色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用机理的探讨》中,通过对茶色素临床药效TP的作用机制和实验研究实证得出结论:“由于TP具有药理作用广的优势,能起到作用于不同靶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 。 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居死亡原因之首的今天,TP有可能成为新世纪闪光的中药 。 ”而浙江大学茶学系杨秀芳等人在《自由基对心血管的损伤及茶多酚的治疗保护作用》一文中强调:“临床试验表明:TP具有良好的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凝、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功能 。 ”
【茶叶,人体器官的“保护伞”】中医药学家林乾良在《茶德与茶寿》一文中说:“从临床上已经证实:饮茶及服用茶的各种有效成分(从茶色素、茶多酚以至儿茶素等等),均可以有效防治当今人类的第一杀手,即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 。 ”
红茶中含有被称之为类黄酮的硬化防止剂,每天饮用三、四杯红茶有改善动脉血管壁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心脏的效果 。 茶叶中还有一种物质就是茶黄素(Theaflavin),是一类多酚羟基具茶饼骈酚酮结构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存在于红茶中的金黄色色素,占干茶重量的0.5-2.0%(取决于红茶加工方法),是茶叶的发酵物 。 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 除此之外,红茶还有预防血栓和血管炎症的作用[11] 。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对罹患主动脉粥瘤硬化的人,每天喝一、二杯茶,得病机率可减少至69% 。
由于茶叶中含茶多酚和维生素C,可预防咖啡碱的不良作用,所以喝咖啡过量会导致动脉硬化,而饮茶却能抑制动脉硬化 。 茶叶中的咖啡碱、茶碱可兴奋心肌,扩张冠状动脉与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 茶叶中的鞣质具有烟酸样活性,能保持毛细血管的张力,增加血管的弹性,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12] 。
推荐阅读
- 怎样科学储存茶叶?
-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探讨
- 茶叶的分类——根据茶叶颜色的不同分类
- 皮蛋对人体有何好处和坏处?哪些人不宜食用?
- 上海孵化茶馆,隔夜茶能不能喝
- 花与茶的相遇,茶叶排名
- 喝苦丁茶能减肥清场排毒
- 如何一眼看出茶叶的档次?
- 欧盟放宽茶叶中硫丹的残留限量
- 鉴别假茶叶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