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七月、八月, 空气中有茉莉和木槿的清香, 却是一年中最溽湿燥热的节气 。 对于岩茶, 也正是浴火新生的焙茶季 。
“岩韵包括香韵和味韵 。 香韵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 味韵为复炒所诱发以烘焙来充实为其特征 。 ”在《武夷岩茶论文集》中, 作者姚月明这样讲 。 关于烘焙, 不是一把火那么简单 。
为了更直观的观察烘焙对茶的影响, 特别选取了同一款茶(5月5号初制的牛栏坑肉桂)不同焙火阶段(走水焙、中火、足火)的茶样做对比品鉴 。
干茶
文章插图
毛茶:仅在初制阶段烘干的毛茶, 自然存放三月有余 。 现观察干茶, 红褐、绿褐色夹杂, 少许未转色的叶片呈绿褐色, 较明显;条索欠紧结, 不匀整 。
中火:呈红褐色, 条索尚紧结、匀整;
足火:色泽红褐乌润, 条索紧结、匀整 。
香气
文章插图
毛茶:退却了刚制作完成时的青味, 花香干净、馥郁幽长, 稍带乳香;杯盖香和杯底香都较为明显 。
中火:干茶香为果香带焦糖香;杯盖香为花蜜香, 第三道后花香稍馥郁幽长, 五道后, 茶叶经过沸水熟化后, 香气转化为极馥郁幽长的花果香 。
足火:干茶桂皮香明显, 杯盖香前味火味明显, 中味蜜香显, 以花香收尾 。
滋味
文章插图
毛茶:自然存放三个月的毛茶, 此时已达到最佳的口感表现 。 前三道, 茶汤稍带青味、涩感, 但入口顺滑、醇和鲜爽;第四道后, 茶汤口感以清醇为主, 口腔饱满, 喉韵佳 。
中火:茶汤入口, 辛辣感明显, 前三道, 稍有火味和青涩感, 第四道后, 青涩等味道褪去, 口感鲜爽, 清纯顺滑, 回甘生津快 。
足火:茶汤入口, 火感和辛辣感都明显, 口腔收敛性极强, 茶汤稠厚、尚顺滑, 舌面稍有涩感, 两颊生津迅速持久, 口腔饱满, 喉韵佳;七道后, 茶汤转为带着鲜爽的甘甜味 。
从左至右, “毛茶”—“中火”—“足火”第一、三、五道汤色
叶底
文章插图
毛茶:在第三道时, 叶底就完全舒展, 典型的“三红七绿”, 柔软富活性 。
中火:叶底舒展完全, 青褐色的叶底红边明显, 柔软有活性 。
足火:叶底舒展, 青褐偏红, 柔软富活性 。
不同烘焙阶段的茶, 干茶的色泽有较明显的不同, 条索、香气和滋味方面, 则随着焙火时间的增长, 越来越紧结, 品种特征越发的明显;只是在选定茶样时已经确定的茶叶做青品质, 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之后的焙火方式, 也在极大的限度上决定着在烘焙阶段所能达到的茶叶等级水平 。
文章插图
对一款茶三种不同焙火程度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茶叶每经过一道火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 ‘固味保香’是焙茶环节得要实现的目标 。 但是想通过烘焙环节, 来解决做青阶段存在的问题的想法, 必不可有 。 岩茶烘焙, 是一把火的事情, 但绝非一把火那么简单 。
关于岩茶的初焙、复焙的作用和要求, 半个多世纪前的茶学家林馥泉老先生就做过极详尽的解读 。 “烘焙茶叶, 须避免叶中水分不平均之蒸发 。 故茶叶烘焙法, 乃先用一股极热空气, 使发酵菌和酵素毁灭, 无力继续发酵, 然后在较低热气中, 使茶叶平均受热, 慢慢烘焙, 使叶间成分无多大变化 。 设茶叶干燥过速, 内部水分不能全部逸出, 迟缓的化学变化, 便仍可进行, 结果茶味的爽脆性减低, 品质亦因而损坏, 甚至贮藏时有发霉之虞 。 基于上述理由, 岩茶因贵于久藏, 故对复焙更需考究 。 ”
推荐阅读
- 武夷岩茶清香型、传统型和浓香型的区别!
- ——武夷岩茶精湛独特的制作工艺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5)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6)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7)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33)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34)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32)
- 武夷岩茶初加工技术——干燥技术
- 一 AI CS6 基本使用讲解工具篇(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