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史,茶茶


中国茶道史,茶茶

文章插图

中国茶道史茶道是以修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 , 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 。 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 。 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 , 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 , 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 , 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 , 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 。 道 , 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 , 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 。 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 , 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 。 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 , 即使道士、佛徙 , 也往往是旁通儒佛、懦道 。 流传最广 , 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一派 , 便吸收了老庄孔孟的一些思想 , 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点便是融通懦道 , 调合三教;宋明新懦学兼收道、佛思想 , 有所谓“朱子道 , 陆子禅”之说;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 , 竭力提倡“三教合一” , 其诗云:“懦门释户道相通 , 三教从来一祖风” , “释道从来是一家 , 两般形貌理无差” 。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懦家之道 。 可为道家、道教之家 , 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 , 因人而异 。 一般来说 , 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 。 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 。 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 , 是茶道的终极追求 ,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 , 天地与我并生 , 万物与我为一 , 极高明而道中庸 , 无为而无不为 。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 , 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 , 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 。 依茶艺而言 , 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 茶艺是苛道的基础 , 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 , 茶艺完善之后 。 唐代以前虽有饮茶 , 但不普遍 。 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见杜育 《[上艹下舛]赋》 , 还远未完善 。 晋、宋以迄盛唐 , 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 中唐以后 , 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 , 形成“比屋之饮” , “始自中地 , 流于塞外” 。 唐朝肃宗、代宗时期 , 陆羽着 《茶经》 , 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 。 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 , 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时期 , 蔡襄着 《茶录》 , 徽宗赵佶着 《大观茶论》 , 从而形成了“点茶道” , 明朝中期 , 张源着 《茶录》 , 许次纾着 《茶疏》 , 标志着“泡茶道”的诞生 。 中国古代没有茶道专着 , 有关茶道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茶书及茶诗文绘画中 。 下面是从古代茶书及茶诗文的东鳞西爪中 , 笔者所披寻出的中国茶道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 一、唐宋时期——煎茶道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 , 陆羽 《茶经》 始有详细记载 。 《茶经》 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 又经修订 , 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 。 《茶经》 问世 , 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 。 其后 , 斐汶撰 《茶述》 , 张又新撰 《煎茶水记》 , 温诞筠撰 《采茶录》 , 皎然、卢同作茶歌 , 推波助澜 , 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 (一)煎茶道茶艺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 1.备器 《茶经》 “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 , 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 , 另有的统贮茶器的都篮 。 2.选水 《茶经》 “五之煮”云:“其水 , 用山水上 , 江水中 , 井水下 。 ”“其山水 , 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 ”“其江水 , 取去人远者 。 井 , 取汲多者 。 ”陆羽晚年撰 《水品》 (一说 《泉品》 )一书 。 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 《煎茶水记》 , 书中引刘件刍评判天下之水等 , 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 。 讲究水品 , 是中国茶道的特点 。 3.取火 《茶经》 “五之煮”云:“其火 , 用炭 , 次用劲薪 。 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 , 及膏木、败器不用之 。 ”温诞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 《采茶录》 “辨”条载:“李约 , [氵开]公子也 。 一生不近粉黛 , 性辨茶 。 尝日:‘茶须缓火炙 , 活火煎’ 。 活火谓炭之有焰者 , 当使汤无妄沸 , 庶可养茶 。 ”4.候汤 《茶经》 “五之煮”云:“其沸 , 如鱼目 , 微有声为一沸 ,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 腾波鼓浪为三沸 , 已上水老不可食 。 ”候汤是煎茶的关键 。 5.习茶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 撰于八世纪末的 《封氏闻见记》 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 说茶之功效 , 并煎茶炙茶之法 , 造茶具二十四事 , 以都统笼贮之 。 元近倾慕 , 好事者家藏一副 。 有常伯熊者 ,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 于量茶道大行 ,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 , 至临淮县馆 , 或言伯熊善饮茶者 , 李公请为之 。 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 , 手执茶器 , 口通茶名 , 区分指点 , 左右刮目 。 ……”常伯熊 , 生平事迹不祥 , 约为陆羽同时人 。 他对 《茶经》 进行了润色 , 娴熟茶艺 , 是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 。 陆羽、常伯熊而外 , 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同、钱起、杜牧、温道筠、皮日休、陆伟蒙、齐等人对煎茶道茶艺均有贡献 。 (二)茶礼 《茶经》 “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 , 其碗数三 , 次之者 , 碗数五 。 若坐客数至五 , 行三碗 。 至七 , 行五碗 。 若六人已下 , 不约碗数 , 但阙一人 , 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 ”一次煎茶少则三碗 , 多不过五碗 。 客人五位 , 则行三碗茶 , 客人七位 , 则行五碗茶 , 缺两碗 , 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 。 若客四人 , 行三碗 , 客六人 , 行大碗 , 所缺一碗以“隽永”补 。 若八人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