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华灯初上 , 各条美食街上 , 三五好友 , 围桌而坐 , 撮起虾子 , 好不惬意!
你可能不知道 , “红”透全国的潜江小龙虾身上 , 隐藏着169项“湖北标准”——
稻虾田里 , 每亩该养多少只虾?虾沟挖多深?
分拣时 , 小龙虾如何分级?
装箱运输 , 箱子该用多大的规格?标签应该怎么贴?透气孔打几个、打多大?……
从养殖、加工、运输、调料配制、烹饪到加盟店建设 , 全程都有标准化的规范要求 。 湖北小龙虾欢快地“蹦”向全国 , 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立功不可没 。
不单是小龙虾 。 从农产品到光通信 , 从人工智能到集成电路 , 省市场监管局从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 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 成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征程上不可或缺的“质量力量” 。
为企业颁发“通行证”
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 , 这些看似离老百姓很远的专业术语 , 实则离人们很近 。
计量 , 如空气般萦绕身边 。 买东西称斤两 , 配眼镜验度数 , “抄”电表、等公交地铁“看时刻”……桩桩件件难离计量 。
现代产业 , 更离不开计量、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 。
标准 , 能“点石成金” 。 恩施玉露由于新增了“珍品”级别 , 价格较原最高等级“特级”价格增加1000元/公斤 , 预计增效1344万元 。
认证 , 是一种“世界语言” 。 通过国际互认 , 可减少重复检测、重复认证等贸易壁垒 , 成为企业走世界的“通行证” 。
检验检测 , 相当于给企业产品颁发合格证 。 出厂的产品 , 经过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走向市场 。
“质量基础设施 , 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 ”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
“荆楚质量” , 构筑起全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十三五” , 我省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150余项 , 发布地方标准542项、团体标准371项 , 标准化成果领跑中部;全省批筹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简称“国检中心”)33家 , 建成24家 , 各级检验中心数量位居中部地区前列 , 形成了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质量技术服务格局 。
我省还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省份之一 , 武汉“岱家山”模式实体化运行质量服务站 , 把“一站式”质量服务窗口开到企业“家门口” , 成为市场监管总局提倡的“全国典范” 。
“小投入”撬动“大发展”
二氯硅烷等特殊电子气体的纯度和洁净度 , 决定着电路和器件的精度与质量 。 多年来 , 我国部分电子化学品长期依赖于进口 , 成为制约“中国芯”的因素之一 。
湖北晶星自主研发出电子工业用四氯化硅和二氯硅烷 。 然而 , 它们在进入市场时却屡屡碰壁——因国内无相应标准 , 无法通过检测认证 , 并获得“市场通行证” 。 无奈之余 , 这两种产品不得不先漂洋过海到日本 , 经过检验认定后 , 再转到中国销售 。
在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的支持下 , 企业将二氯二氢硅和四氯化硅专利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 , 一举打破“出口转内销”的尴尬局面 , 两项标准每年为我国节省进口资金95亿元 。
包括标准在内的“质量手段” , 为我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一双双翅膀 。
农产品 , 保质增值——
过去 , 随州香菇深加工产品因为缺乏标准 , 出口受限 。 有了《香菇酱》和《香菇浓缩汁》团体标准后 , 仅品源公司一家的香菇酱出口地就扩展到12个国家和地区 , 出口额同比增长214% 。
推荐阅读
- 锅巴|核酸检测卡也能联名了?太卷啦!
- 生产|粽子消费,由节令走向寻常
- 湖北|湖北小镇上的这家店,小伙子吃到扶墙出,10元一人有荤有素贵吗?
- 湖北|一蒸一捏一搅拌,老红薯变成鲤鱼饵,夏季野钓还能防杂鱼闹窝!
- 技艺|湖北秭归:端午美食引游客
- 湖北省|屈原故里开启“舌尖端午”
- 鲅鱼|吃火锅,不建议点这5种食材,看似便宜质量差,老板员工从来不吃
- 牛肉面|湖北“超牛气”的面馆,一天用掉1300斤湿面400斤牛肉,排队50米
- 黄瓜|湖北人过早“怎么吃”?“碳水炸弹”不白叫,每天早餐都不重样!
- 小龙虾|湖北人“嘬虾”究竟有多猛?中了小龙虾的“毒”,吃了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