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说绿茶“功夫”【说绿茶“功夫”,老记大红袍】茶是需要功夫的 , 无论是品饮乌龙茶、花茶、绿茶、红茶 , 或者普洱茶 。 这里所说的“功夫”不仅仅指时间、技巧、品饮经验 , 更重要的是品饮者的学养——有着清幽雅致的饮茶情怀 。 最早提出功夫茶之说的 , 是清人俞蛟 , 他在 《梦厂杂著》 里说:“工夫茶烹制之法 , 本诸陆羽 《茶经》 , 而器具更为精致 。 ”其后 , 寄泉 《蝶阶外史》 、徐珂 《清稗类抄》 、翁辉东 《潮州茶经》 、震钧 《天咫偶闻》减肥普洱茶 等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述 。 俞蛟不仅率先提出“功夫茶”之说 ,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指出“功夫茶”的烹制之法是“本诸陆羽 《茶经》 ” , 是从我国唐代就流传下来的铁观音属于绿茶吗 , 而非今时所创立 。 可谓独具只眼 , 一语道破了“功夫茶”的玄机 。 's对“功夫”一词的解释 , 陈香白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作了深入探讨 , 认为:“虞雯解释了“功夫茶”的三个内涵:即茶人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时间 。 ”由此可以看出 , 品饮功夫茶 , 除了茶人自身的素养和茶艺的造诣外 , 似乎空闲时间对茶人更为重要 。 空闲时间首先要得一个“闲”字 。 所谓“忙里偷闲 , 苦中作乐”正是此意 。 懂得“忙里偷闲 , 苦中作乐”的人必定是有着闲情雅致的人 , 也必定是会做“功夫”品饮的人 。 ,茶叶“烹制之法”源远流长 , 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精入微、又复归于自然的一个过程 , 一般用“唐煎、宋点、明清撮泡”来概括 。 无论是唐代的煎茶 , 宋代的点茶 , 抑或明清的撮泡法 , 所用茶品都是(蒸青)绿茶 , 也就是说 , 自唐代中叶迄今的1300多年里 , 我国茶叶冲瀹法所采用的茶品都是绿茶 , 而乌龙茶的出现才仅仅300多年而已 。 这1300多年间的茶叶冲瀹法其实就是“功夫茶”法 。 换句话 , 也就是绿茶“功夫” 。 ,中国绿茶和“功夫” , 首先要强调绿茶的冲泡技艺 。 中国绿茶产区分布广泛 , 历史悠久 , 形成众多绿茶冲泡流派 。 一般来说 , 在六大茶类中 , 绿茶的冲泡手法是最简单的 , 但也是最复杂的 。 简单是因为可以用杯、碗等冲泡 。 倒茶倒水 , 待茶汤适口时饮之;复杂是因为绿茶来自不同的产地 , 种类繁多 , 在品种、外形、内在品质、嫩度等方面都有差异 。 所以备器、选水、候汤、抛茶、冲泡、上汤等事情都要注意 , 不能操之过急 。 就单等汤而言 , 有些绿茶的水温不能超过80度 , 否则会觉得“闷”;与乌龙茶或普洱茶不同 , 水温稍高或稍低基本不影响茶汤的口感和香气 。 此外 , 不同的冲泡方法 , 绿茶的色、香、味、韵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 比如用玻璃杯和盖杯(俗称盖碗)、茶壶和茶杯(即茶碗)冲泡的茶汤 , 其色、香、味、韵都有很大的差异 。 所以 , 真正说起来 , 六大茶中 , 只有绿茶最“有味道” , 普通的味道 , 平和的味道 , 平静的味道 , 神秘的味道 。 单从这铁观音制作个角度来说 , 冲泡绿茶确实需要一些“功夫” 。 优雅的环境 , 悠闲的心情 , 精致的茶具 , 茶制品 , 煎茶用水等 。 这其实就是绿茶的“功夫”饮用法 。 如果仔细挑选历代有关饮茶的诗词 , 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描写绿茶“功夫”的 。 比如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所以 , 情转交友 , 新茶叶与病体 。 红纸是书后信 , 绿穿十片火春前 。 加一勺水炒鱼眼 , 再加fesr搅粉 。 如果你不派别人先送我 , 那应该是因为我是另一个制茶人 。 ”苏轼《汲江煎茶》:“活水须用活火烹 , 自渔石深而清 。 大瓢存春瓮 , 小勺分夜瓶 。 雪奶已炒在脚下 , 松风忽发泻之声 。 禁三碗不易 , 卧听山城更久 。 ”其他的如黄庭坚的《品令茶词》 , 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 元代马谡、明代文徵明的煎茶诗 , 都可以作为描写绿茶“功夫”的诗来读 , 朴实、淡雅、自然 。 这几年我喝绿茶比较多 , 选的茶是陕西绿茶 , 特点是香味深 , 味道老 , 耐煮耐冲泡 。 使用的茶具有青瓷茶杯、茶杯、茶勺等 。 所有的准备、选水、候汤、抛茶、冲泡、上汤、饮用都是在专门的茶馆里进行 , 这也算是绿茶的“功夫”饮用法 。 中国的绿茶历史悠久 , 传承无穷 。 绿茶的“功夫”饮法源远流长 ,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推荐阅读
- 打开茶壶的茶壶,蜂蜜绿茶减肥
- 乳香止痛茶,竹叶青属于绿茶吗
- 塞北兔吃什么东西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什么意思
- “学习强国”APP如何查看组织内成员的学习情况
- 十年磨一剑打一成语 十年磨一剑打一成语是什么
- 孺子牛的诗句 孺子牛的诗句的意思
- 送我至剡溪的剡溪是哪里 送我至剡溪出自哪里
-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化学原理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 桃乡观黄桃景观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