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在旧年间的北京 , 有一种茶叫高末 , 即高级的茶叶末 。 说白了 , 就是茶叶的碎片 。
因为便宜 , 这种茶曾深为底层劳动人民所乐道 , 人们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 叫“满天星”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如今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 高末茶已经难寻踪迹 。 但提起“满天星” , 老北京人那种劳动过后 , 人人端着大碗一起啜饮高末 , 胡聊海吹的快乐 , 仿佛还历历在目 。
茶无上品 , 人无贵贱 。 茶客的圆满 , 便是和对的人 , 一起喝一壶对的茶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爱茶 , 也很讲究品茶的天时地利 , 曾作诗曰:“不风不雨正晴和 , 翠竹亭亭好节柯 。 最爱晚凉佳客至 , 一壶新茗泡松萝 。 ”
四美具 , 二难并 , 这首小诗可谓写尽了爱茶人的心声 。 有良辰 , 有美景 , 有好茶 , 有佳客 , 品茶 , 才算得赏心乐事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宋代欧阳修与诗人梅尧臣私交甚好 , 经常在一起品茗赋诗 , 相互唱和 。 每有新茶 , 欧阳修一定要郑重品饮 , 并把心得与梅尧臣交流 。
欧阳修曾赋诗《尝新茶呈圣喻》寄予梅尧臣 , 赞美建安的龙凤团茶:“夜间击鼓满山谷 , 千人助叫声喊呀 。 万木寒凝睡不醒 , 唯有此树先萌发 。 ”这种品茶的境界 , 非知己不能言传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梅尧臣果然听得其中高山流水之音 , 点头称赞:“欧阳翰林最识别 , 品第高下无欹斜 。 ”
苦海 , 泛起爱恨 , 我与你 , 共此一杯浮沉 。 欧阳修仕途四十一年 , 期间贬谪外放十二次 , 然而能在茶中得此知己 , 也属人生一大幸事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诗人徐道晖没有欧阳修这样的幸运 。 他曾得到珍品贡茶 , 却缺少一个能一同品此好茶的知己 , 只得静悄悄地挂起了陆羽的画像 。
他说“静室无来客 , 碑粘陆羽真” , 然后呆呆地坐在茶室里 , 隔着五百年的历史长河 , 与这位“茶仙”交流杯中真味 , 想来真是可笑又可叹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酒逢知己 , 千杯不醉 , 茶逢知己 , 乐以忘忧 。 一起喝茶的人 , 其实不必懂茶 , 而应该懂的 , 是你品茶的心情 。
【茶逢知己,不亦乐乎?】只要喝得酣畅淋漓 , 气味相投 , 什么茶不是好茶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