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困鹿山皇家茶园重现江湖


组图 困鹿山皇家茶园重现江湖

文章插图

专家科考活动热爆困鹿山

2005年1月5日 , 新华社发出一条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组成的普洱古茶树考察论证专家组……经对凤阳乡困鹿山古茶园的典型植株的观测 , 认定植株为小乔木 , 在茶树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 , 是栽培型茶树 , 习称为大叶茶 。 从困鹿山古茶园的茶树树龄、分布密度和长势看 , 是目前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古茶园 , 从而表明普洱县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 ”

2005年12月9日 , 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普洱茶研究院、思茅市商务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古茶树考察鉴定组在鉴定意见书上写下:普洱县栽培古茶树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 , 再一次证明普洱县历史上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 , 而且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 。
组图 困鹿山皇家茶园重现江湖

文章插图

2006年4月10日 , 八方嘉宾云集思茅 , 在云南普洱茶叶协会成立后的第二天 , 驱车畅游了困鹿山古茶园 , 接待这么多游客 , 这在困鹿山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

2006年4月12日 , 由昆明市社科联、普洱县人民政府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的“发展普洱茶产业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与论坛系列活动在普洱县展开 , 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和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的专家们再次考察困鹿山 , 对振兴普洱茶业经济、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几乎与此同时 , 云南普洱茶的幽香在声势浩大的马帮进京进藏活动后再次弥漫京华 , 4月6日至12日 , 第一场以茶为收藏展示内容的展览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 日成交高达43万元!这次参展的都是投资升值的红筹股 , 其中就有采自困鹿山的普洱茶精品“神农一叶瓢” , 这是困鹿山茶林隐名数百年后第一批出示的茶 , 采摘自2003年;另一款宽宏原生古茶于2004年在困鹿山上采摘 , 此次“云南普洱文化节”期间仅提供7片茶叶与京城茶友分享!

组图 困鹿山皇家茶园重现江湖

文章插图

困鹿:遗落深山的皇家茶园

换乘中巴出普洱县城 , 两个小时后 , 眼前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 车上的当地同行说 , 这就是困鹿山了 , 意思是山路的险峻迷乱就连那些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 。 困鹿山山高岭峻 , 云遮雾罩 , 雨量充沛 , 因而“高山云雾出好茶” 。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 , 辖属普洱县凤阳乡宽宏村 , 位于普洱县城北面31公里处 , 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 , 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 , 东西宽数里 。 山中峰峦叠翠 , 古木参天 , 最高峰海拔2271米 。 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 , 总面积为10122亩 , 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 , 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 困鹿山的三号茶树 , 胸径2.53米 , 树高25米左右 , 是目前发现的株型较为完好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 , 经台湾著名资深茶商黄传芳先生牵线搭桥 , 已被著名演员张国立出资1万元终身认养 。 这里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 , 唯一的人为痕迹就是几个用油漆写的数字:JC253CM 。

清代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普洱茶 , 出云南普洱府” , 旧时的普洱府辖地广阔 , 茶马大道交错纵横 , 这为普洱茶的交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 清廷资料中记载 , “普洱府年产普洱茶八万担” , 1659年普洱茶正式入编贡茶案册 , 至此普洱茶制作、交易空前鼎盛 , 普洱府城所在地今普洱县城成了当时名扬天下的普洱茶集散地 。 至今人们对普洱茶的称谓由来和等级划分仍以“原产普洱府辖地 , 并以普洱这一原产地和集散地而得名的传统历史名茶”为重要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