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哥的发酵日记( 三 )


2007年10月29日
为了方便叙述,只讲李老师10月25日发酵的这个堆子的情况 。 今天老太太休息,可以慢慢的研究一下了 。 一走进房间,就能闻到一股让人很舒服的香气,同样也能感觉到热浪逼人,有进桑拿房的感觉 。 今天老人家不在,可以很从容的看堆子测温度 。 揭开盖布,只见大部分都已由白霉转为黑霉了,只有在离地2-3CM处还会有部分还保持白霉 。 认真的测温,堆中间温度50℃,堆底层(接近地面处)42℃堆表层2-3CM处45℃ 。 里层茶叶无霉变,茶时呈梅干菜的陈香味,比昨天要浓 。 手指尖有烫痛的感觉 。 手从堆中抽出满手臂都沾有黑霉 。 四周都有水汽凝成水珠顺墙壁滑下 。
2007年10月30日
得知老太太今天解块,搬指算算周期,连今天算上只有6天,和以往了解的7天为一个周期提前了一天 。 就顺便问了一下老太太,答复是看茶做茶,根据堆子温度来决定,有时五天就得解 。 老太太又不用温度计,全凭手感 。 而她所说的温度又和我偷偷测的温度相差很大 。 所以有时会产生疑惑,这老太太是真如外表般慈善在传授知识,还是在忽悠我玩呢?因老太太在现,不好测温,但老太太说第一次解块时,最低温度不得低过45℃,(本人用手感觉有点烫,可能要略高过老太太所说的温度 。 可能在48℃-50℃之间)茶时含水量不得超过35% 。 解块的作用在于:一,通过解块把茶叶充分混匀,使边/顶/底和中间的发酵度达到一致,避免出现花青和白斑点 。 第二就是通过解块使茶叶松散,便于氧化 。 第三,通过解块可以把过高的堆温降低(避免烧心,解块当天可使堆温下降15℃左右),也可把开始降温的堆子提高温度(让其继续升温) 。
揭开盖布,只见全部黑霉出现在眼前,黑霉上挂满水汽,呈现出金黄色,煞是好看 。 解块之前要在堆子上洒少量水 。 主要目的有二个:一,压表面的霉层,降低工作强度 。 二者就是补表层,边角的水份 。 避免因水份不均形成花青 。 李老师把所有人叫到一个角落,然后她拿起水管开始洒水,水溅到堆子上就会扬起很大的灰层 。 (当然是霉灰了) 。 ,几分钟后,洒水结束 。 等灰层小点就开始解块了 。 第一次解块是最辛苦的,因为霉尖大,茶叶含水量也最高 。 很是难挖 。 解块是定制的二齿三齿钉耙和铝板铲,以及解块机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 第一次解块能闻到轻微的酒香 。 第一翻老师不让开汤,就没有多大意义 。 不过我还是偷偷的抓了一把去开汤,100ML审评杯,称茶8G(因想到水份可能有30%多的原因) 。 浸泡5分钟 。 开汤情况:汤色暗黄(有点浑浊),滋味入口苦涩,无异杂也无霉味,回甘快 。 香气闻起有点红茶的香味 。 叶底还是青绿,有弹性 。
【小黑哥的发酵日记】
解块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