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福建茶文化】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 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 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 着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 。 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风, 明清时期, 茶叶创新增多, 开创乌龙制茶工艺, 茶叶贸易渐盛, 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韵 。 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 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 。 制茶讲科学, 品茶有文化, 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与百姓生活, 如此贴近, 雅俗共赏,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 。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 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 以至在人类历史上, 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 友谊的桥梁, 文明的象征, 精神的化身 。 它的发现与应用, 曾给世界以震惊, 为世人所瞩目 。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 。 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 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 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 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 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 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刘超然、郑丰稔在:“武夷茶, 始于唐, 盛于宋元, 衰于明, 而复兴于清 。 然孙樵曾道:“甘晚候十五人遗侍斋阁, 此徒皆乘雷而摘, 拜水而和, 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 月涧云龛之品, 慎勿贱用之” 。 丹山碧水为武夷之特种, 唐时崇安本设县, 武夷尚属建阳故云 。 然则此茶之出于武夷, 已无疑义 。 武夷茶最古之文献其在斯乎 。 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 武夷茶遂驰名天下 。 ” 着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曾经给予 “武夷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 制茶技术不断革新, 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名茶, 历次输出外销 。 誉满全球, 为提高我国茶业科学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 。 ”的高度评价 。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元代始成为皇室贡品, 并在武夷创办御茶园, 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 。 有唐至民国古茶园、宋遇林亭窑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园、明大红袍名丛、清庞公吃茶处、明至民国古茶厂、清茶政告示石刻等 。 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 武夷茶文化已成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
推荐阅读
- 茶文化的生命之道
- 中国茶道-茶文化
- 台湾的茶文化
- 让传统茶文化散发出时代气息
- 宋词与茶 宋人将茶文化发挥到极致
- 从法门寺出土茶具看唐代宫廷茶文化
- 散落在历史里的茶文化与陶瓷文化
- 东南亚一些主要国家的饮茶文化
- 福建五大茶叶名品的品质特征
- 闽南的饮茶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