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文物亮相普洱

 马鞍、马驮、马铃……从唐代至民国期间的500余件茶马古道相关文物 , 于昨日在普洱市文化中心博物馆展出 。 这些精美珍贵的藏品还是首次展示 , 展期将长达两年 , 云南省文物局亦计划在今年全面展开茶马古道遗迹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利用等工作 。
【茶马古道文物亮相普洱】采访人员看到 , 500余件茶马古道文物藏品 , 足足用了两个大展厅进行展示 , 马鞍、马驮、马铃、修蹄刀、铜锣、编钟等种类丰富 。 从时间上看 , 民国、清代、明代上至唐代的器物都有 。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木霁弘介绍 , “目前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共收集到800多件藏品 , 这些藏品涉及四五个国家 , 收集了20多年 。
普洱市副市长童书玮介绍 , 茶马古道是西南地区以茶叶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古老商贸通道 , 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 文化遗存形态多样 , 具有极高的保护利用价值 。 2006年6月 , 普洱市政府承办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 , 通过《关于保护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普洱共识》 , 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了茶马古道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行动 。
据介绍 , 2012年 , 茶马古道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今年5月13日 , 云南茶马古道相关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使茶马古道成为我省规模最大 , 线路最长 , 遗存最多 , 内涵最丰富的新型文化线路遗产 。 省文物局计划在今年投入经费 , 全面开展茶马古道遗迹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利用等工作 。
关于“茶马古道”
1990年夏天 , 木霁弘 , 陈保亚 , 徐涌涛 , 李旭 , 王晓松 , 李林6人徒步考察了滇、藏、川接触地带 , 后来 , 6人以“格马明珠”为笔名 , 发表论著等 , 将云南历史上对外通道总称为“茶马古道” 。 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 , 从2005年开始 , 茶马古道被视为一个交通网络 , “茶马古道”指称的范围逐渐扩大 。
在空间范围上 , 滇、藏、川三省区为茶马古道的主干区域 , 三省区的交界地带为茶马古道的核心区域 , 其边缘区域则还包括中国的贵州、重庆、广西、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和东南亚、南亚、西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 并延伸至与它们接触的地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