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事二则 (二)

一个很要好的笔友, 最近迷上喝茶, 想养壶, 故来信请我为她挑一只进口美国的大陆紫砂壶寄到台湾给她 。 只因为, 她与男友寻遍了坊间茶壶, 并且耽心会买着不是正宜兴进口的 。 她认为, 台湾的商人做起买卖常给人这种耽忧, 所以老远的请我从美国寄壶给她, 便不算是件奇怪的要求了 。
乍看来信, 教我许久说不出话来 。 因为, 两年前发生的一桩因缘, 一直没让她知道 。 此时, 我却突然没大脑的向她披露了:
两年前, 才刚迷上喝茶养壶的那阵子, 屡次在信中向她提起这项新奇好玩的嗜好 。 有回, 在中国城的礼品店内, 以不高的价格购下一只灵巧可爱的紫砂壶, 曾兴奋地去信告诉她寻得一件宝贝 。 正巧她的生日也快到了, 于是顺便多买一只相同的壶, 包装好准备寄给她 。 只因为想给她一个惊喜, 所以连为她买好了生日礼物的事都不曾提过, 倒问过她, 是否有兴趣搜集紫砂壶 。
【壶事二则 (二)】不料, 那年她迷上搜集香水, 她一个学生的「收入」, 想满足这类收藏实在是件辛苦不易的事, 所以她来信请我买瓶香水给她当礼物 。 那只包装结实、差点儿就寄出去的茶壶便临阵换将的被我收在床底下 。 她那年欣喜的得到了想要的礼物, 而信中, 却也一直没向我提过对紫砂茶壶的兴趣 。
我后来想, 这个茶壶有一天还是得当礼物送人的 。 拥有一个就够了, 多出来的那个对我只能显出一种无意的多余与贪婪 。 不多久, 一位很要好的美术老师来访, 她是我在台湾念书时的国中老师, 我们先后出了国还能同住一地并保持联系至今, 这交情非比寻常, 当然每次见了面必要大谈艺术, 交换心得, 并兴冲冲地把醉心已久的嗜好搬出来现宝 。 最后, 我将一大套功夫茶具借给她回家练习, 床底下那个壶也不加考虑的送给了她 。
还向她解释这只壶的由来, 老师接下后笑说给她可能是「乌鸦吃大麦─糟蹋了!」后来, 也因为老师的喝茶习惯所致, 借出的茶具与赠送的壶, 在她家全成了客人眼中古典雅致的摆饰, 她终究不习惯亦不舍得使用, 深恐失手打破 。
而笔友再来的生日, 我仍以香水为礼物 。 在这段日子里, 她的信中亦始终未曾提起想养壶的事 。 直到今年初, 生日礼物才寄抵她手上后不久, 突然的, 她迷上喝茶, 请我购买大陆茶叶, 我又复匆匆地寄上一中国出口的碧螺春, 然后, 她提起了代购紫砂壶的事 。 ....
不知怎地, 我在回信中对她全盘托出了两年前的这场错过, 说来并非有意使她懊悔, 而是自己十分讶异, 缘份冥冥中的牵引与安排, 可让人在几年后才悟出它的无情作弄, 虽然, 这对我对她并不算是件铸成大错之类的憾事, 总教我对「缘浅」更新的认知与体验 。
当时想告诉她的, 也是这个 。
为不使她失望, 答应帮她找壶, 只不过不能打包票会令她满意 。 而又以自己花不少冤枉钱买来不好用的茶壶为鉴, 我坚持约定看不到好的宁可不买, 免得她后悔我也不好做人... 。 其实, 我心里却暗暗决定, 要为她买回那个错过送她的茶壶 。 说真的, 那个茶壶无论是手工或力学设计上均称一流, 除了容量较小, 养起来较麻烦外, 的确无可挑剔, 称得上有收藏的价值 。 而这批货在中国城的礼品店已出售多年了, 好几次经过, 都还见它们在橱窗里, 我于是非常有把握的认为, 这次可以不让朋友感到太过遗憾 。
匆匆去信表明了我的决定, 或许是有点后悔不该把真相告诉她, 而今又欲极力弥补这桩缺憾吧!信寄出的当天我便到中国城为她买那只壶 。 结果, 这批在店里留守多年的货, 就是我要的那一款偏偏全部售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