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近代文学家闻一多先生考证 , 李季兰生于景龙三年 , 即公元709年(见《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再据"陆学"工作者考证 , 陆羽生于733年 , 这就是说李冶要比陆羽大二十四岁 , 显然俩人是不可能"同窗读书 , 青海竹马"的 。
多数学者认为陆羽的思想是儒释道混合体 , 其中以佛家思想为核心 , 认为他是一个不穿袈裟的和尚 。 由此可推知 , 不婚不娶应是他处世思想的基本点 。 陆羽一生信守的是《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治学精神 。 研究耗尽了他毕生心血 , 当时 , 盛唐景象已不复存在 , 宦官专权 , 藩镇割据 , 民生调敝 , 国库枯竭 。 陆羽"…或独行野中 , 诵诗击木 , 徘徊不得意 , 或恸而归 。 "在乱世中 , 他的强烈普世理想遭遇着报国无门的尴尬 , 至于朝廷的赏封太祝 , 也仅仅是点缀 。 对于胸系民族的他来说 , 自然会痛心疾首而"击木"、"恸哭".只好以寺院为家 , 以僧侣为友 , 将毕生精力潜心研究茶学 , 在一片水汽升腾的丹茶世界里述尽岁月的无常 。
后世所传的这一段情事 , 也许是好事的文人多情的感怀这位孤单才子的坎坷身世 , 所以就在文化史上这么淡淡的添了一笔 , 好让人们觉得这位写过戏剧 , 写过历史与地理 , 当然也写了茶的不凡
才子--其实也有过与佳人为伴的传统风采 。 尽管是杜撰 , 然而如同主角的身世一样 , 始终的让人觉出那一点犹如茶叶的清幽与茶汤之苦淡的忧郁……
贞元二十年(804)冬 , 陆羽72岁 , 病逝青塘别业 。
【二 且话中国茶:千年茶事 寂寞茶魂】这一个谦卑而不朽的茶魂所带来的文化空间 , 在后世的战火与太平里始终的发散出那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深厚意蕴 , 让人一盏清茶在身 , 顿时心静 。
推荐阅读
- 一 且话中国茶:千年茶事 寂寞茶魂
- 三 且话中国茶:千年茶事 寂寞茶魂
- 二 唐朝茶诗欣赏
- 十二 茶诗欣赏
- 二十 茶诗欣赏
- 上 中国民间茶叶对联摘录
- 下 中国民间茶叶对联摘录
- 胃病最好不喝绿茶
- 上 中国现代茶诗欣赏
- 中 中国现代茶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