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咸鲜得嗞嗞冒泡的“外婆牌”咸肉 外省人自驾4小时直接拉走一整车


都市快报报道 味觉有记忆 , 人们总会通过食物寄托感情和思念 。
特别是家乡的味道 , 那一口熟悉的味道就成了平凡日子里的光 , 带我们重回过往的温暖时刻 , 重温舌尖上的美好 。
西风起 , 又到了晒咸肉的时节 。 趁着大太阳 , 一串串挂起的咸肉开始变得透亮 , 肉质一点点变得紧致 , 吸收了阳光后的肉香也逐渐四溢开来……
临近过年 , 浙江许多地方都有腌咸肉的风俗 , 各地有各地的腌肉法子 。
在物质没有那么丰裕的年代 , 一块咸肉可以吃很久很久 , 那个味道也成了人们对于年味的念想 。 如今 , 制作咸肉的风俗在浙江各地依旧保留了下来 , 也是很多人对家乡年味的理解 。
绍兴黄阿姨就做得一手好咸肉 。 黄阿姨的咸肉 , 更加确切地说 , 是酱油肉 。 西风起的日子里 , 新鲜猪肉用粗盐先抹上一遍 , 去除腥味 , 再用赤浓厚重的酱油浸泡 , 等到肉吃透了酱油汁水 , 再趁着日头好的天气挂在通风处 , 避免日晒 。 咸肉趁着西北风慢慢收紧 , 肉质越来越紧实 , 酱油的咸鲜慢慢沁入肉的纹理之中 。 等酱油肉晒干到一定程度 , 拿来切几片 , 洒点黄酒 , 放点糖 , 上锅一蒸 。 肥肉晶莹剔透 , 瘦肉部分酱香阵阵 , 下饭特别好 。
丽水的小何 , 在杭州工作 , 却特别想念家乡那一口熏腿肉 。 熏腿 , 大体也可以算是咸肉的一种 , 将新鲜的猪腿清理干净进行腌制 , 要抹上多次盐 , 第一次少量盐细细腌制 , 此后再用大量的盐腌制 , 之后每隔一周左右上盐一次 , 上盐的时候要用手用力揉搓猪腿表皮 , 等到50天左右的时间 , 盐分慢慢渗入猪肉最里层 , 肉质开始产生变化 。 熏腿 , 顾名思义 , 腌制后还要烟熏 。 从前山里人家 , 家家都有土灶台 , 等待熏制的猪腿吊在土灶上头 , 日日受柴火熏制 , 经年累月 , 至少要经过半年时间的等待 , 熏腿才能够品尝 。 这个时候 , 腿肉外面开始变得黑漆漆 。 漫长的等待将持续到年底 , 过年了 , 切几片熏腿 , 配上冬笋 , 一起炖煮 , 一锅香喷喷鲜滋滋的熏腿正好温暖寒冷的冬夜 。
而湖州安吉姑娘李丹最爱的那口咸肉 , 是比较常见的咸肉做法 , 不加酱油不用烟熏 , 但单单用盐腌制的过程 , 也非常讲究 。 等到咸肉做成 , 也是上锅一蒸 , 一片片几近透亮的肉超级下饭 , 她一口气能多吃上一大碗白米饭;又或者配上刚从山里挖出来的胖乎乎的冬笋 , 小火慢炖 , 那咸鲜的滋味能够在舌尖萦绕很久很久 。
浙江还有许多地方有不同的咸肉制作手艺 , 尽管咸肉的手艺不同 , 味道也不尽相同 , 但那口咸肉滋味里却都藏着思念 。
不务正业?茶叶铺里的“网红咸肉”
如果要细说咸肉 , 李丹家的故事蛮有趣 。 原本一家茶叶铺子 , 结果误打误撞也成了咸肉专业户 。
说起来 , 李丹家做的是安吉当地许多人从事的茶叶生意 , 家里有一大片茶园 , 每年春茶开采季 , 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来家里收购茶叶 。 要招待这些茶商 , 天天下馆子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 李丹的爸爸就想办法在自家招待 。
招待的菜里头 , 就有李丹外婆年前晒制的咸肉 。 咸肉切片 , 上锅一蒸 , 弥漫的肉香总是惹得这些茶商心痒痒 。 许多人等到采购了茶叶回去 , 还是会记挂着这口咸肉的滋味 , 于是再打电话过来 , 想买一些咸肉过过嘴瘾 。 有人从江苏南通一口气开了4个多小时的车 , 拉走整整一车上百斤的咸肉 , 甚至有人从北京、上海等地蜂拥赶过来 , 就为了尝一口冬笋炖咸肉的鲜美滋味 , 发展到后来每年外婆制作的咸肉不到过年就会被这些“吃货”茶商买空 , 真到了过年 , 自家的咸肉总是告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