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坡身上 , 美食 , 事关豁达 。
刚过了90岁生日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 , 最近出版了一本书《觅食记》 。 谢冕身上有很多头衔 , “中国新诗界泰斗”“中国新诗发展的引渡人” , 但这本书暴露了他的隐藏身份——资深吃货 。
新诗研究与文艺评论是谢冕的主业 , 而在常年的东奔西走中 , 在不断与美食的美妙相遇中 , 他成为一位饶有兴致的“觅食者” 。 “饺子记盛”“馅饼记俗”“包子记精”“馒头记粗” , 以及“一路觅食到高邮”“除夕的太平宴”“那一碗卤煮火烧” , 从一篇篇小文的标题看 , 谢冕寻觅的美食不走“高端路线” , 他更乐于为平常食物画像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是谢冕的学生 , 他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段往事:“那时 , 我陪他去福建各地 。 在福州街边 , 他驾轻就熟地买了鱼丸 , 与我等站在街边悠然自得 。 ”
谢冕是大学者 , 食如其人 , 专注、认真 , 不辜负寻常 。 他曾说过美食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做学问是体验 , 体验人生、体验学术 , 需要细致;而要了解它的源头 , 了解它的人格 , 了解它的许多变化和创造性 , 这就和我们的饮食有关系 。 ”
在谢冕身上 , 美食又和学问有了关联 。
对了 , 写美食有两位大家 , 一是梁实秋 , 一是汪曾祺 。 成就有多大 , 不用赘述 , 买他们的书去看就好 。
明明是讲美食 , 却充满了人与人的羁绊
普通人了解四方美食有两条捷径 , 一是通过书 , 二是通过纪录片 , 后者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引燃一场大爆炸 , 至今余波未平 。 美食纪录片发展到今日 , 已经有了各种细分品类:按时间 , 从早餐到宵夜;按地域 , 祖国大江南北;按种类 , 火锅、串串、面条、海鲜……应有尽有 。
然而 , 明明是讲美食 , 却充满了人与人的羁绊 。
新冠疫情肺炎仍在蔓延 , 纪录片《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的开头 , 就是吃 。 以吃闻名的武汉 , 在封城期间 , 上万家早餐店停业率达98% , 但庞婆婆还在坚持 。 从1975年到现在 , 从8分钱一碗到4元一碗 , 每天凌晨4点 , 她准时开始烧水、掸面、准备食材 。 庞婆婆坚信一个道理:“他们没地方吃怎么办 , 人们总要‘过早’(吃早餐) 。 ”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发明”了一个词——美食平民主义 , 用美食来反映真正的百姓生活 , “快递小哥、写字楼白领、大学教师 , 吃的午餐就绝对不同” 。 周逵发现 , 如今 , 美食成为年轻人对家乡的一种代称 , 尤其在疫情期间 , 热干面、小笼包、肉夹馍、火锅等特色小吃 , 人格化地代表了各个省份 。
最后讲一个故事: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大学毕业那年 , 有一次独自到海边散步 , 看到一只雄螃蟹为了保护另一只已经死去的螃蟹 , 向他张牙舞爪 。 第二天他再去 , 发现两只螃蟹都死了 , 紧紧依偎在一起 。
是枝裕和感慨 , 从两只螃蟹的姿态中 , 年轻的自己感受到了过去以为不存在的东西 。 看到这里 , 似乎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 但是枝裕和话锋一转 , 可惜不管是在那之前还是那之后 , “螃蟹都是我最爱的食物” 。
从美食开始 , 回到美食 , 也许是对美食最大的尊重 。 汪曾祺在《四方食事》里写得好:“总之 ,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 ,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 都去尝尝 。 对食物如此 , 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 ”
【谢冕|年饭,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花甲|暖胃又养生,一次吃三大碗都不过瘾的香辣花甲
- 口蘑|暖胃又养生,一次吃三大碗都不过瘾的奶油蘑菇汤
- 扬州炒饭|苦命的扬州:几经荣辱,不过是一碗扬州炒饭!
- 冷却|“冻儿”烟台人过年饭桌上的必备菜
- 火锅底料|家庭版麻辣烫这样做百吃不腻,吃1次不过瘾
- 打新|好大一碗麻辣粉,却不过瘾
- 黄油|外面一个45元的吐司,在家做成本不过10元,早餐吃营养美味!
- 羊杂面|冬天就馋这懒人早餐,驱寒又暖胃,每次2碗不过瘾,汤汁半滴不剩
- 黄油|健脾养胃的山药糕,制作简单无添加,老人和孩子吃再适合不过了!
- 色香味|这3样食材一起炒太下饭了,鲜香味美,低油低脂,2碗米饭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