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母牛”太空大爆炸事件揭秘

科技日报伦敦1月13日电(采访人员田学科)发生于去年年中的一次绰号为“母牛”的太空大爆炸事件,一直困扰着全球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 。现在,一个包括伦敦大学学院在内的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这场神秘爆炸作出了新解释 。
此次天体爆炸事件已被正式命名为AT2018cow,简称“母牛”事件,于2018年6月被观测到 。与之前见过的任何天体爆炸都不同的是,其3天之内突然发出的爆炸光线至少比典型的超新星亮10倍,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褪色 。这个不寻常的事件发生在武仙座一个名为CGCG137-068的恒星系附近,距地球大约2亿光年远,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夏威夷小行星陆地撞击最后警戒系统望远镜首次观测到 。
研究团队使用NASA的多种设施采集数据,包括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Neil GehrelsSwift天文台,用于探测伽马射线爆发的太空望远镜)和核光谱望远镜阵列(一种基于太空的X射线望远镜) 。结果发现,有证据表明变成碎片的星是一颗白矮星,即一颗热的、大约地球大小的恒星残骸,类似太阳这样恒星的最终状态 。主要研究人员、伦敦大学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库因认为,“母牛”在很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碎片,而像太阳这种体积较大、密度较小的恒星,需要更大的黑洞,在较长的时间内破碎并消耗这些材料 。为此,研究人员计算出与此次爆炸有关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10万到100万倍,几乎与主星系的中心黑洞一样大 。
在银河系中心之外看到这种尺度的黑洞是不寻常的,“母牛”可能发生在附近的伴星系或球状星团中,这里有较老的恒星群,可能比一般星系拥有更高比例的白矮星 。
【母牛|“母牛”太空大爆炸事件揭秘】该研究得到了英国航天局和英国科学技术设施委员会的支持,主要成果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并于近日在西雅图举行的第233届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分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