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故事:知青的胃,吃惯了粗茶淡饭,受不了猪肉( 二 )


车开了好几个小时 , 到了中午的时候 , 终于到了目的地 , 一个坐落于长白山脉内的小村子 , 离最近的县城有将近200里地 。
当卡车停在村口 , 望着没有几间房 , 到处都是堆着木材的林中小屯 , 侯海博脸上的失望再也掩饰不住了 。 他不是一个挑剔的人 , 但这个村子的落后程度 , 让他的信心开始动摇 。
老乡们围在车周围 , 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从上海来的知青 , 不少人盯着知青们的黄色军大衣 , 显然是羡慕不已 , 毕竟他们穿着的棉袄都破旧不堪 , 有的棉花都露了出来 。
老乡们很热情 , 主动帮助知青们拎行李 , 侯海博站立不稳 , 好像被谁推了一下 , 扭头一看 , 几头满身泥泞的猪正在周围刨食 , 他应该是被猪撞了 。
“这就是我们以后生活的地方?”有人小声问 。
“唉 , 不然的话 , 还能是哪里呢?”
当时村里条件不太好 , 生产队没有老旧的空房子 , 更没有余钱盖新宿舍 , 三十多个知青只能分散到各家各户 , 吃住都在老乡家 。
安顿好之后 , 知青们立刻进入了劳动状态 , 长白山地区的五月份还是挺冷的 , 知青们赤脚插秧 , 仗着一股年轻人的热血 , 不理会脚疼膝盖疼 , 硬是按时完成了任务 。
生产队队长挺意外:“这上海娃子都是好样的 , 给大家杀一头猪 , 解解馋!”
听到这个消息 , 侯海博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 落户一个多月了 , 天天都是辣白菜和酱汤 , 早就吃的厌烦了 。
几个知青凑在一起 , 还专门讨论了当地的食物 。
“天天吃辣白菜 , 我真是佩服老乡 。 ”
“刚吃两口不错 , 吃多了真受不了 , 阿妈妮又热情地说‘积木其 , 积木其’(辣白菜音kimchi) , 不吃又不行 , 难啊!”
“我告诉你们 , 这个‘积木其’可大有来头 , 是古汉语转的 , 中国古代把腌菜叫浸齑(音进积) , 传到他们的语言里就成了‘积木其’ 。 ”
“是不是真的?你可别胡说 。 ”
“我也是听人说的 。 ”
生产队队长特批的猪宰了以后 , 知青们不仅每人能领三两肉 , 还可以领半斤白酒 。 发肉当天 , 侯海博和几个知青凑在一起 , 把肉炖成一锅 , 端到生产队的办公室 , 边吃边喝 。
他们此前都没喝过酒 , 这次算是首次体验 , 一个个喝的是滋哇乱叫 。
“你们说 , 这酒这么难喝 , 为什么大人们都爱喝?”有人问 。
侯海博长叹一声:“人生中比喝酒难的事太多了 , 也许喝酒才是最简单的 。 ”
几个知青默然不语 , 各自端起酒杯 , 一饮而尽 。
散席后 , 侯海博回到屋里准备睡觉 , 突然感觉内急 , 刚解决完回到屋子 , 又觉得不对劲 , 一晚上不停地跑厕所 , 拉得近乎虚脱 。
早上天亮 , 全身已经没有力气了 , 只能请假在屋里躺着 , 老乡慨叹道:“你这是滑油了 , 肚里总没有油水 , 偶尔吃一次拉稀跑肚 , 你安心休息 , 下午我想想办法 , 给你弄点吃的 。 ”
侯海博整整睡了一天 , 傍晚迷迷糊糊的时候 , 突然被一阵香气惊醒 , 老乡进屋说:“小侯 , 喝点汤吧 。 我上山放夹子逮了个兔子 , 炖了炖 。 ”
侯海博爬起来 , 看到兔肉上还有些葱花 , 瞬间口角生津 , 端起碗就喝 , 他越吃越热 , 发了一身汗 , 碗见底的同时 , 长舒了一口气 , 随后流着泪感谢屋主:“大哥 , 谢谢你!”
屋主笑着摆摆手 , 拿着空碗走了 。 侯海博躺在床上 , 暗自感叹:人啊 , 太脆弱 , 习惯了大酱汤二米饭 , 吃口猪肉都能病倒 , 真是奇也怪哉……
侯海博低估了自己的身体 , 虽然目前因猪肉而病倒 , 但后来却能硬生生接下耕牛的奋力一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