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食安的“雷”岂能靠记者去挖?

又有餐饮企业出事了。
日前,新华社采访人员“卧底”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发现其多家分店存在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标签不实等问题。昨日,奈雪的茶致歉,表示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展开连夜彻查、整改。
“奈雪的茶”贵为“网红”,备受追捧。如果变成“蟑螂的茶”,你喜欢吗?据采访人员曝光,对于“水吧和面包房有蟑螂”,在店员看来十分“正常”。再加上发黑的芒果、被窜改日期的标签,种种细节如若属实,那真是直教人脊背发凉。
对此,应该反思什么?
其一,如何惩处。曝光、致歉、停业整改,多么熟悉的操作。近年来,餐饮企业频频“出事”,公众对其应对处置早已烂熟于心。当然,这么说并非怀疑其诚意。而是,这还远远不够。对于食品安全,我国一再强调“四个最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凡是触犯食品安全底线,都可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对网红连锁餐饮企业而言,尤其要用好巨额惩罚制度,提高威慑力。昨天,“奈雪的茶”港股股价暴跌——这是市场的反应。市场归市场,监管归监管,让违法企业损失惨重,才能提高其警示意义,让其肉疼。
其二,能否治本。在微博相关话题下,有两条评论分外“戳心”:“连北京大商圈的店面都出问题。其他地方的品控可想而知”“都不干净,就看采访人员卧底哪家”。两句话都属揣测,但其背后的担忧分外真切。近几年,知名餐饮企业的卫生问题被一再曝光。这说明新闻监督必不可缺,但是不是都要靠采访人员“卧底”才行?
城市里,餐饮店多如牛毛;按照“行规”,后厨“闲人免进”。如何有效监管?事实证明,“明厨亮灶”工程还要再进一步,走得更深一层。本报评论已多次呼吁,进一步细化规则,比如明确直播哪些画面,监控画面要上传、允许消费者远程“围观”……让“防备森严”的后厨被消费者实时监督、观看,这才有望成为治本之策。
(夏振彬)
【 卧底|食安的“雷”岂能靠记者去挖?】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