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25岁才入行面包界的“千里马”曹晓昌,其实是骑上千里马的牧马人( 二 )
文章插图
技术类竞技比赛带给他的多巴胺让曹晓昌无比兴奋,隔年的第七届世界面包大赛,他首次参赛,就以福州赛区、华南大区赛冠军,杀到总决赛,并获得最佳有机面包奖。
无疑比赛的环境,让曹晓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机会和空间,他像一个专业运动员一样,会反复回看自己的每一场比赛,分析每一款产品、技术点,以及自己和对手的操作。
文章插图
比赛、复盘、训练、再比赛,周而往复,从第一次比赛之后的3年间,曹晓昌出没于各类面包比赛中,不为名次,只为和更多行业内人士交流、填补空白、精进技术。
打比赛是非常消耗精力和财力的事情,在比赛这件事上,非常难得的是曹晓昌一直以来都以个人身份参赛,靠自己的能力去支持自己打比赛,所以他也来的比其他的选手更为专注和自由。
文章插图
02
听酵母话的面包师傅
开始打比赛之后的曹晓昌,将重心全部放在了面包上,在学习技术这件事上曹晓昌没有选择去任何一家机构和跟从某一位老师学习,而是自己研究,亲身去感受面包的成型与诞生。
文章插图
曹晓昌在谈起面包可谓是头头是道,作为了一个实战技术派,在他的脑海中,关于面包的一切都已经被他构想过数万次、验证过上千次,是经验更是理论。
对面包越加深入的了解,曹晓昌越发觉得面包是艺术,是一种生命的艺术,他不是勾勒描绘艺术之人,而是一个呈现面包生命艺术的揭幕人。
文章插图
曹晓昌对制作面包的一切技法谙熟于胸,会严格利用定时器精准把控面包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只为保证酵母在面包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使之绽放每一个面包最完美的生命艺术呈现。
在曹晓昌的认知中,酵母和面包是会说话的,酵母的每一次呼吸,面包的每一次状态反应,都是在述说着时间与滋味的秘密。
让酵母得到了舒服的工作状态,这需要时刻去把握环境与面团状态的平衡,让酵母在面团体内每一次呼吸所产生的活化与抑制、氧化与还原、抗张与延展,找到其对抗之间的美味平衡点。
文章插图
对于面包师而言,厨房是江湖,与道友、与面包、与酵母一起华山论剑。
03
做面包有境界
人生本来平淡,有了面包就有了光。这是曹晓昌心中的信仰。
面包对于他来说不单是一种食物,因为面包有生命,就如同小时候奶奶和妈妈带给他的食物慰藉一般,一口质朴而纯粹的面包滋味,让他能回忆起童年、思念起家乡、怀念一个人。
文章插图
曹晓昌虽然是个狂热的技术追求者,但在技术之外,他追求更多的是人性与人情的被温泽。
面包的技术对于他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产品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神奇的自然透过酵母的生命艺术带来的健康美味,被面包所呈现。
致力于健康自然的面包烘焙,是曹晓昌使命。
文章插图
在他的家乡河南,承载了太多给予他对于美味的原始味道,把家乡的美味食材与滋味融入进面包中,向更多人推广家乡与面包的双重美味,是他说极致乐于做一辈子的事儿。
推荐阅读
- 烤鸭|制作烤鸭,如何选料才能做到更脆皮?
- 香肠|冬季窝料之王是什么? 对比之下才知道, 没什么是一把酒米解决不了的
- 检测|90+坚果评价标准,怎么样的坚果才是新鲜又安全?
- 火锅|火锅店给顾客发红包,顾客以为是一元钱,打开才知道自己格局小了
- 蛋清|吃过这顿蔬菜虾滑汤,才算吃过美味
- 燕麦片|蒸馒头时,有人放酵母放白糖,其实“它”才是让馒头变松软的秘诀
- 砂糖桔|这才是紫菜蛋花汤的正确做法,汤鲜味美好喝有诀窍,2分钟就学会
- 烧烤|简单易学三种只能在饭店里才能吃到的,今天教你做!
- 包子|牛肉怎样炖才熟得更快?老师傅教我3个小技巧,牛肉烂鲜香没腥味
- 文化|三只松鼠的“眯眯眼”只是偶然?文化审美的背后,利益才是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