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0糖,0脂,0卡” 食品营养标签你能看懂吗?( 二 )
还有些时候,他差点就中了食品厂商的数字圈套。“有一款咖啡,乍一看能量很低,仔细一看才发现它的含量是按每包13克算的,而正常产品都是按100克来算的。”类似情况还发生在他此前常吃的薯片上,明明一包薯片总重量为168克,包装上的含量表却是按30克计算的,如此一来,表格里的能量值会显得小很多。
不仅是消费者对于食品营养成分有着困惑,对于“健康”的过分追求,甚至让部分企业踩坑。中秋节期间,便有企业在制作月饼礼盒时,为了追求“低糖”效果,在月饼中添加了人体不能超量吸收的代糖成分,导致食用者普遍出现腹泻等症状。有专业人士坦言,为避免出现“为了降低某项数值,其他数值又涨上去”的问题,食品企业在改进工艺的过程中,也应该由更加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
建议
标识需细化监管应到位
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看来,小孟之所以会发出“牛奶比可乐能量还高”的疑惑,是因为缺乏营养学常识。“食物的能量可以来源于碳水,也可以来源于蛋白质和脂肪,牛奶的能量来源属于三者皆有,但可乐的能量来源非常单一,就是糖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成年人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而一听330毫升的可乐,游离糖的含量就达到了35克左右,对于人体健康是很不利的。很多减肥人士只盯着能量这一栏看,而忽略了其他指标,并不科学。”
至于小孟所喝的“膳食纤维”可乐,范志红认为,可乐里添加膳食纤维,对于人体的作用比较有限。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肯定不可能光靠喝可乐,而是要多吃青菜杂粮。“按照我的理解,可乐里的膳食纤维应该是可溶性的,而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还有一种不可溶的,这种膳食纤维肯定是无法通过喝饮料来获取的。”
范志红认为,标识新规的改动,将给消费者选购商品提供更多便利。“糖和饱和脂肪,过量摄入对于身体是有不利影响的,容易引发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还会促进炎症反应,比如皮肤上长痘。有些患者,医生会在医嘱中告知他们少摄入糖和饱和脂肪,这类人群更需要通过标签来选择更合适的食品。”
范志红介绍,糖是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种,现行规定已经强制要求在食品包装的含量成分表中标注出碳水化合物含量。对于大部分饮料,碳水化合物几乎就等同于糖,所以从现有标签就能看出这些饮料的含糖量。“只不过因为缺乏营养学知识,很多人并没有把碳水化合物与糖联系起来。”
在范志红看来,食品包装的含量成分越细化,对于消费者肯定是越好的,这样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食品的成分。但因为每一项数值都需要检测,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比较大的负担,从成本角度说,只要标注出几个比较关键的成分数值就已经够用了。除了糖与饱和脂肪,范志红希望消费者能更多关注食品当中的“钠”含量。钠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如果摄入量过高,将会引发高血压、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甚至会导致胃癌。
“将标签细化的另一个好处,是督促企业完成产品升级。”范志红举例,早年间,初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还未出台时,许多制作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的企业,并没有关注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而反式脂肪酸,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于2011年出台之后,把反式脂肪酸作为了强制标识内容,许多企业这才意识到,必须要改进工艺,想办法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他们的产品才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这一次要求把糖和饱和脂肪强制标注出来,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
- 店率|悦诗风吟将在中国“大撤店”,撤店率或超80%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泰恩·米霍安|59岁的披萨外卖“小哥”潜水送披萨,最喜欢看到顾客惊讶的表情
- 消费者|“网红”蛋糕放心吃!深圳发布2020年10款蛋糕产品检测报告
- 元旦|菜做完了却不吃?新年第一天,这几桌饭等一群“闪电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