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树|您吃的巧克力真的是巧克力吗?

感细腻甜美、香气浓郁迷人 , 体积小、发热多……花样繁多的解馋零食中 , 巧克力就是这样一种诱人的存在 。 然而 , 尽管巧克力被不少人认为是“健康营养的甜点” , 但营养学家的科普却提醒我们 , 想要确保一颗巧克力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在您的舌间融化 , 必须谨记两点:一是要弄清您剥开的巧克力是不是真正的巧克力;二是即使是真正的巧克力 , 也绝不能贪多 。
巧克力为啥特给力
最经典的美食 , 往往来源于最质朴的乡野 。 巧克力(chocolate)就是如此 。
采撷自中美洲热带雨林中野生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 , 先捣豆为浆 , 而后再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 , 添加混合多种原料 , 就可以制成口感层次奇妙丰富的巧克力 。
苦、涩、酸、滑、香 , 这些听上去并不都很美妙且凑在一起显得十分矛盾的字眼 , 恰恰可以概括巧克力那复杂迷人的风味 。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解释道 , 巧克力令人愉快的苦味来源于可可豆中含有的可可碱和咖啡碱 , 淡淡的涩味与可可中的单宁物质有关 , 而咀嚼时肥腴滑爽的口感则有赖于可可脂的奉献 。
仅靠可可独有的滋味 , 还不能让巧克力更加可口 。 制作一颗丝滑香浓的巧克力 , 还需要借助砂糖或乳粉、乳脂、麦芽、卵磷脂、香兰素等辅料 , 以及现代食品科学精湛的加工工艺 。
巧克力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 但脂肪含量却十分高 。 因此 , 巧克力属于高热量食品 , 能够较快地补充人体所需能量 。 不过 , 较高的脂肪含量也让很多人对巧克力始终保持戒备和疏远 。
事实上 , 适量摄入巧克力这种奇特的美味其实有益健康 。
研究表明 , 巧克力的抗氧化潜力巨大 , 能够维持和促进心血管健康 。
尽管巧克力的确是一款对舌尖和心灵都有抚慰作用的美食 , 但阮光锋提醒消费者 , 面对巧克力香浓丝滑的诱惑 , 保持节制是关键 。
一般来说 , 巧克力中糖和油的总量大约在80%以上 。 即使是黑巧克力 , 也有很多的脂肪和糖 。 吃一块100克的巧克力 , 就会摄入500大卡以上的能量 。 因此 , 如果食用过量 , 肯定无助于减肥或保持健康的体重 。
有些巧克力为啥不是巧克力
并不是所有标有“巧克力”字样的巧克力都是真正的巧克力 。
这句拗口的提醒其实源于您可能忽略的一个细节 , 就是巧克力食品原料表中“可可脂”的前面是否有个“代”字 。
按照我国相关标准规定 , 巧克力必须是用可可制品和(或)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产品 , 这里的可可制品就是可可豆做成的含有可可脂、可可块等成分的原料 。 而可可脂 , 其实就是可可豆中的脂肪 。
代可可脂则是用其他植物油经过氢化工艺做成 , 然后通过添加色素香精等 , 让它具有口感上的巧克力风味 。
阮光锋介绍 , 一般来说 , 可可豆、可可脂要比代可可脂平均贵5到10倍 。 这是因为传统用来做巧克力的原料——可可 , 是一种对环境很挑剔的植物 , 只能在潮湿的热带气候和雨林环境中种植 。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讲 , 经过国家批准生产的巧克力与代可可脂巧克力都是安全可靠的食品 。 但以代可可脂做成的“巧克力” , 并没有可可豆中的那些抗氧化物质 , 因此对健康禆益不大 , 更多的是满足口腹之欲 。
更重要的是 , 用植物油氢化制成的代可可脂还可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 而如果反式脂肪摄入过多的话 , 就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阮光锋提醒说 , 虽然现在的氢化工艺已经可以生产出“零”反式脂肪的氢化产品(按照相关标准 , 只要产品中每100克的含量低于0.3克 , 则可以不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 不过 , 一些小工厂生产的氢化植物油中 , 可能依然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