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二 )


鲅鱼体肥肉厚 , 精细的可以将鱼肉刮下剁碎 , 做成鱼丸子下锅 , 粗犷的可以将鱼肉切成一块块 , 充分腌制后油炸 , 不同口感各有特色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青岛渔民还会在过冬的时候 , 将鲅鱼片开 , 过一道海水 , 无需放盐或者其他调味料 , 直接放在网格上自然风干 , 海边人称这个为“甜晒” 。
甜晒鲅鱼 , 表皮干 , 里面还保持着柔润 , 这就是它和我们平常吃的咸鱼最大的区别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年关将至 , 甜晒鲅鱼还有一种充满年味的做法 。
就是将玉米面揉成团 , 甩向铁锅边 , 锅里正用小火慢熬着甜晒鱼的汤汁 , 海鲜和谷物的香气交融弥漫 , 青岛刘阿姨的团年饭就在这样的香味中度过的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因为疫情困扰 , 本季节目还有许多预定的素材难以按时拍到 , 增加了拍摄制作的难度 。 可从另一个视角看 , 疫情同样是“人间”的一部分 , 疫情冲击下摄制困难 , 民生何尝不艰难?十重关山九难越 , 百态人间 , 原本艰难 。
不变的唯有这人间烟火 , 万家炊烟 。 在外拼搏的你带着一身寒风冷雨、身心俱疲地打开家门 , 还有花式不同的美食能够抚慰灵魂 。
海边人家
《风味人间3》通过四组不同地区傍海而生的家庭和故事 , 用海鲜串联起个人与家庭之间的情感连接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每一个家庭 , 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
年轻父亲李天佑 , 携妻带女 , 横跨了一千多公里才从黑龙江来到海边生活 。 如今3年过去 , 他们也早已经习惯了海洋岛的生活 , 很快还会迎来第二个孩子的出世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大女儿十分机灵 , 家里总是欢声笑语 , 女儿还说爸爸现在一定既辛苦又幸福 , 因为“老婆孩子热炕头” , 小小年纪懂得还不少……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来自青 岛的卖鱼阿姨 , 每天都早早忙着到鱼市场买鱼杀鱼卖鱼 , 只有年夜饭这天有点不一样 , 每天都在她手上买卖的鲅鱼 变成年夜饭里的主角 。
满桌子的菜 , 寄托了刘阿姨对丈夫孩子的爱 , 也寄托了他们一家对于来年的美好祝愿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节目把这些海上讨生活的家庭拍得很自然 , 不是广告片式的“欢声笑语 , 乐也融融” , 而是有更为真实、接地气的一面 。
比如那位坚守海上的渔民老何 , 他们世世代代都以捕鱼为业 , 船屋就是他们的家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每天对着海鲜的时间 , 可能比对着人要长 。 这样每天重复而枯燥的生活 , 也让老何养成了不苟言笑、不善表达的性格 。
他的子女们已经不再靠海吃海 , 而是上了陆地安家 , 偶尔小孙女放假会来船上住上几天 。

疫情|那些临海而居的人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大海印记?
文章图片

船上的生活对于孙女来说新鲜有趣的 , 古板的老何并没有什么花式哄娃的招数 , 对宝贝孙女的爱就是亮出海边最好的食物 , 给她捕龙虾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