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发展的四个阶段

六堡是地名, 今广西梧州六堡镇 。 明朝时, 此地有头堡、二堡, 一直到六堡 。 因六堡所产的茶在该茶产区品质最佳, 故以“六堡”作为这个茶产区茶的名字 。 六堡茶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以散茶为主, 按六大茶类的分类方法, 归属黑茶类 。 六堡茶因其独特的祛湿调肠胃功效而兴盛与传承 。 六堡乡镇及周边地区自古产茶, 茶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
一、肇始阶段
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大业起, 被派遣驻扎在岭南的五十万大军便开始寻求缓解潮湿闷热气候而引起的水土不服 。 自古南方多瘴气, 智慧的岭南先人便会采摘野茶直接煮饮, 以祛湿解暑, 秦人们纷纷效仿 。 而先进的农业技术也由秦人带入, 采摘野茶慢慢地形成零散种植, 喝茶逐步成为流行, 同时也形成了客至奉茶的待客礼仪 。 至三国时期, 出现制茶工艺萌芽, 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 晒干或烘干 。 在《晋书》记载“吴人采茶煮之, 曰茗粥” 。 可见, 茶经过秦汉、三国、晋代的漫长时期, 茶在生产、工艺、品饮上都处于一个相对原始的阶段 。
二、发展阶段
自唐至宋, 兴盛朝代下, 文人推崇, 喝茶更是成为时代潮流 。 随后贡茶兴起, 贡茶院对制茶技术的研究, 促使了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 同时, 茶叶的重心南移, 福建, 两广地区气候较暖, 茶叶得到迅猛发展, 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 。 品饮方式由煎茶转为点茶, 茶叶形态也由团茶转为散茶 。
值得一提的是, 陆羽《茶经》中所提到的“蒸之”, 在宋朝发展成为主要六堡茶的制茶工艺 。 在今天六堡乡里, 仍有制茶人传承着, 用于六堡茶老茶婆的杀青, 去除鲜叶青气 。 而六堡茶的茶叶形态则从宋元开始, 古法六堡茶一直以散茶的形式存在 。 虽说当时六堡茶尚未得名, 但史书上均有六堡茶的身影 。 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的“春紫笋茶, 夏紫笋茶”和北宋诗人郑刚中“予嗜茶而封州难得有一种如下等修仁殊苦涩而日进两杯” 。 据考, 当时的封州正是今天封开县, 是六堡茶外销的必经之地 。 再者, 在六堡周边的丛林里, 不难发现一些树龄在800年以上古树, 这也足以证明, 宋朝, 六堡茶已经有栽培管理、茶叶加工技术 。
三、鼎盛阶段
六堡茶经历了宋元大发展之后, 自明代起, 确立了茶名 。 明代推行保甲制度, 苍梧县下设多贤乡等十一个乡的建制, 多贤乡设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 因六堡所产的茶在该茶产区品质最佳, 故以“六堡”作为这个茶产区茶的名字 。 六堡茶大多以大箩筐装散茶形式在民间售卖, 俗称六堡散茶 。
在明代至清中期, 人们泡茶的方式、器具乃至制茶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大茶壶的泡饮逐步流行, 在岭南的广府文化区, 人们习惯用一种民窑粗瓷洋桶大茶壶来泡茶饮用, 正是广东人的嗜茶习惯, 刺激了六堡茶在广东的消费, 增加了茶叶的需求量, 也促进了六堡茶后来的兴盛 。 在咸丰、同治年间, 六堡茶以其味厚、耐泡、隔夜不变馊的特点, 慢慢深入人心, 成为广东很多地方的民众日常用茶 。
在清中后期,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南方华人为了躲避乱世, 纷纷背井离乡, 远渡南洋 。 同时, 马来西亚发现的巨大锡矿, 吸引了大批华人移民 。 这些华人不仅带去了中华民族悠久文化, 还带去六堡茶和他们饮茶的习惯 。 人们发现常饮六堡茶的矿区工人甚少得病, 于是六堡茶调理肠胃、祛湿驱痢的功效很快就传开了, 也带动了岭南人们钟爱的六堡茶大量出口南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