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四 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中国茶艺美学的总体特征】
第四、中国茶艺美学的总体特征
〖从艺术创作来看 , 中国古典美学包括三个层次 , 即以“神思”为核心 , 始之以“兴象”的触 发 , 终之以“入而能出” , 在突出“表现”的前提下融汇意与境 。 而与审美创造过程相表里 的审美原则 , 大体有14种:(一)就审美内容来看 , 有文与质 , 情与理 , 情与采 , 情与景 , 言与意 , 形与神 , 虚与实 。 (二)就审美创造来看 , 有一与多 , 真与幻 。 (三)就审美的形 成结构和手法为主来看 , 有动与静 , 隐与显 。 (四)就审美的历史流程为主来看 , 有通与变 。 (五)就审美的艺术情趣和社会风习来看 , 有雅与俗 , 奇与正 。 这些具有朴素辩证精神的 审美原则 , 都是文艺创作实践的总结 , 更是审美创造的理论指导 。
这些概括 , 虽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 , 但是 ,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茶艺美学是中国古 典美学范畴的“这一个” , 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 中国茶艺美学是从古代走来 , 有深厚的传统 文化积淀 。 我们还要看到 , 中国茶艺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灵表现 , 虚静气氛中的自我观 照 , 默察幽微的自己亲切的体验 , 结合长期沉淀于事茶者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 , 汇聚一定时 代的社会风气和文艺思潮的审美规范 , 不期而然地概括成为灿烂多姿的美学形态 。 中国茶艺 美学中比较流行的形态、范畴有十二个 , 我姑且仿照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十二 金钗”的称谓 , 称之为“茶艺十二美” , 并且依据中国古典美学的论述与语词作一些简单的 解释:
1、意境之美意境的基本特征 , 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意象(艺术表象)把欣赏者引入能够 进 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 , 使欣赏者能够领悟到较艺术形象更为深远的艺术化境 , 获得“寻绎 不尽”、“味之无穷”的美感 。 对此 , 古人有许多言简意赅的表述 , 所谓“意境之美” , 是 “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 , 是“词秀调雅 , 意新理惬 , 在泉为珠 , 着壁成绘 , 一 句一字 , 皆出常境”(唐•殷?《河岳英灵集》) , 是“兴象玲珑 , 句意深婉 , 无工可见 , 无迹可寻”(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 是“ 实际内欲其意象玲珑 , 虚涵中欲其神色毕著”(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 是“不得以字 句诠 , 不可以迹相求”(清•贺贻孙《诗筏》) , 是“有海阔天空气象 , 有清风明月胸襟” (清•林纾《春觉斋论文》) 。 而意境又含“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 “无我之境 , 人 唯于静中得之 。 有我之境 , 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 故一优美 , 一宏壮也 。 ”(王国维《人间词 话》)“言气质 , 言神韵 , 不如言境界 。 有境界 , 本也;气质、神韵 , 未也 。 有境界而二者 随之矣 。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
2、典雅之美所谓“典雅之美” , 用古人的话来说 , 是“文虽新而有质 , 色虽糅而有本” (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 是“颂惟曲雅 , 辞必清铄”(梁•刘勰《文心雕龙•颂 赞》) , 是“高词迥映 , 如朗月之悬光 , 叠意迥舒 , 若重岩之积秀” , 是“其词深而雅 , 其 义博而显”(唐•房玄龄《晋书•陆机传论》) , 是“止以古雅为命 , 不以雕篆为工”(宋 •姚铉《唐文粹序》) 。 典雅之美的内涵极为丰富 , 其规定性内容包括雅正无邪 , “温柔敦 厚 , 尽善尽美 , 天然真淳” , “雅而不腐” , 既要“熔铸经典” , 又要“洞晓情变” 。
推荐阅读
- 三 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中国茶艺美学的复合基因
- 五 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中国茶艺美学的具体体现
- 什么是云海白毫
- 吊兰的作用
- 走进中国黑茶之乡,感受悠久而厚重的黑茶文化
- 多肉植物雅乐之舞怎么养,注意五个要点一年四
- 日本银壶的起源:来自于中国唐朝的茶文化
- 银壶受欢迎的原因?茶艺师为什么要用银壶烧水?
- 六堡茶发展的四个阶段
- 52年前对中国的一次偷窃,让无茶的印度成茶出口第一国,成就了立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