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南宜兴 , 钟灵毓秀 , 自古以来 , 就是出才子、出艺术家的地方 。 徐悲鸿、吴冠中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 , 而宜兴紫砂的壶与人 , 也一代胜过一代 。 明代的供春、时大彬 , 清代的陈鸣远、邵大亨 , 那一个不是艺惊四座、书简留芳 。
也许是机缘的巧合 ,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 , 1959年 , 年仅14岁的鲍志强居然早早地走上了学艺之路 , 一头扎进了紫砂艺术的怀抱 。 几十年过去 , 当年的天才少年 , 今天已是闻名中外的紫砂艺术大师 。
宜兴的蜀山和江南所有的名镇一样 , 有着茉莉花一样的清香和清秀 , 清澈的蠡河水 , 终年不歇 , 缓缓地流向太湖 , 把本来不大的蜀山分为南、北两街 , 河上一座三孔石拱桥 , 气势雄伟 , 把南街北街联为一体 , 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联 , 刻于花岗石上:
不霁何虹天倩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宣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
浙湖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
两副桥联把整个蜀山的山清水秀汇于联中 , 读来余味无穷 。 这样的风光秀丽之地 , 加上宜兴独产紫砂陶土 , 自然是人文荟萃 , 名家辈出 。
1946年冬 , 鲍志强就出生在这片紫砂的发祥宝地 。 童年的鲍志强纯朴的眼神里 , 几乎满世界都是壶的味道 , 紫砂陶象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他的成长 。 日久月积的熏陶 , 他对紫砂陶的那份钟爱 , 是骨子里的喜欢 。 1 4岁那年 , 他看到不少青年人去紫砂厂报名做紫砂壶、做紫砂花盆 , 他非常羡慕 , 年少的鲍志强 , 作出了一个决定他一生命运的选择 , 径直到厂劳资科报了名 , 从上学的学生一下子变为上班的工人了 。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 , 但并不等于所有知识都是从书本中得来 。 鲍志强1 4岁进厂学习紫砂 , 不是他放弃了学习 , 而是在学艺的同时 , 加倍地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方面的知识 。
紫砂 , 是一门特种陶艺 。 它的文化性、工艺性、技巧性都十分强烈 , 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 创作的作品就缺乏文化内涵 , 难免流于平庸 。 缺乏娴熟的工艺技巧 , 则难以把作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 。 紫砂需要艺术与文化的宏观概念 , 又需要细枝末节的技术处理 , 否则 , 就会工精而无神 , 或工不到则意不达 。 所以笔者认为 , 紫砂壶艺是当今陶艺界最出类拔萃的一门艺术 。
书法有业余成“家”的 , 绘画有业余成“家”的 , 但紫砂却只有专业中的拔尖人才、优秀人才 , 才能达到艺术的化境 。 必须是具有天赋与浓厚兴趣的人物 , 从入门的那一天起 , 就刻苦训练专业技法 , 广纳博采 , 积几十年功力之人 , 才能有这样的“修为” , 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
(二)
鲍志强在进入紫砂工艺厂以后 , 最初跟随紫砂陶刻高手谈尧坤学习陶刻 。 凡学习陶刻的紫砂艺人 , 必须在学习陶刻技艺的同时 , 学习书法与绘画 。 初涉紫砂的鲍志强在师傅面前还真是一个大孩子 , 可师傅发现 , 这个大孩子 , 他的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与其他人不一样 , 短短几个月 , 他居然把师傅刻的东西临摹得维妙维肖 。 师傅们看在眼里 , 想在心里:这个孩子日后必定会有出息 。
在跟谈尧坤学了不久 , 鲍志强又去跟另一位高手范泽林学习 。 虽然学的还是陶刻 , 但各家风格不一、技法不一 , 在那个岁月里 , 师父教徒弟总是认认真真 , 从不保守 。 鲍志强又从范师傅那里领略到陶刻技能领域中另一个流派的技艺和变化 。 当时 , 紫砂厂里有一位在书画、陶刻领域成就最高的老师叫任淦庭 , 他收徒弟更为严格 , 入他门下 , 犹如考上大学一样 。 所以 , 鲍志强在跟两位师傅学习后 , 年纪轻轻的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学艺 , 练好本领 , 再拜任老师为师 。
推荐阅读
- 读壶 悠闲雅事万般滋味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致家长的一封信
- 火塘烤茶:云南民族符号
- 茶道:洗涤烦思
- “一心”论
- 修身养性话“茶道”
- 收藏!一起来看体质健康考核内容小学阶段评价标准
- 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哪几类?
- 金银花怎么繁殖
- 收藏紫砂壶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