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大碗茶的习俗 , 主要流行于中国解放时期的老北京 。 当时在车船码头、道路两旁、车间工地、家居农舍都随处可见 。 据金受申的《老北京的生活》记载:旧时北京人喝茶 , “茶具不厌其大 , 壶盛十斗 , 碗可盛饭 , 煮水必令大沸 , 提壶浇地听其声有‘噗’音 , 方认为是开水 , 茶叶则求其有色、味苦 , 稍进焉者 , 不过求其有鲜茉莉花而已” 。 表明大碗茶是因用大号碗装茶而得名的 , 而茶品则以普通大宗茶就可以了 , 若有茉莉花的茶片就已经是算上等的了 。 大碗茶有两种:一种是煎茶 , 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一种是特有成茶 , 是由大碗盛上煮好的茶加上玻璃盖等待过路口渴的行人 。
【茶礼茶俗:老北京的大碗茶】对于大碗茶的冲泡 , 当然要用现沸的开水去冲泡 。 对如何冲泡大碗茶 , 金氏也有详细的记述:“至于沏茶工夫 , 以极沸之水烹茶犹恐不及 , 必高举水壶直注茶叶 , 谓不如是则茶叶不开 。 既而酌入碗中 , 视其色淡如也 , 又必倾人壶中 , 谓之‘砸一砸’ 。 更有专饮‘高碎’、‘高末’者流 , 即喝不起茶叶 , 喝生碎茶叶和茶叶末 。 ”由此可见 , 大碗茶者通常用大桶装水 , 大壶泡茶 , 大碗畅饮 。 特别是在天气严寒的北方 , 如此拿来一碗趁热饮下顿感提神解疲劳 。
这种大碗清茶的喝茶方式 , 虽然比较粗犷甚至有点野意 , 但它随意且价廉物美 , 自然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 。 在山东的商河、临邑、临清、惠民等地 , 当地农民身高体壮 , 性情豪放 , 男女皆有豪饮大碗茶的习惯 。 他们一日三壶茶 , 一人一把壶 , 饮茶用大碗 。 当地人自称:“隋愿舍牛头 , 不舍‘二货头’ 。 ”二货头指的就是一壶茶中 , 第二次续水的茶 。 他们以为这种茶滋味正浓茶味最好 , 即使旧时作为农民生活“命根子”的牛也无法相抵 , 表明鲁北农民对喝大碗茶的钟情之感 。
北京人喝茶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喝法 。 不同的喝法就有不同的市场形式与之相适应 。 第一种喝法是最基本的 , 主要是满足解渴的需要 。 北京人出门在外 , 不管是出差还是逛公园、逛商店 , 走得口干舌燥的时候 , 要是碰上卖大碗茶的那就得猛灌一气 。 这种喝法儿是救急的 , 所以喝得多而快 , 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都在其次 , 至于使什么茶具那就更不在乎了 。
第二种喝法是最讲究的 , 即讲究茶叶、讲究水、讲究茶具 , 更讲究怎么个沏法、怎么个喝法 。 北京城有的是大茶叶店 , 花茶、绿茶、乌龙茶、云南的坨茶、蒙藏人好喝的砖茶 , 应有尽有 , 什么样的茶都买的着 。 因为这些人喝的是讲究 , 一般的茶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 所以已往都是买了茶叶 , 回到家里头自个儿细斟细品去 。 如今北京城里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专门讲究“茶艺”的茶馆 。 不管您是喝中国茶 , 还是喝外国茶 , 不管您怎么讲究都能满足 , 不过价钱自然就高 。
第三种喝法 , 既不象第二种那么讲究 , 也不象第一种那么将就 。 不管经济条件如何 , 北京人总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来 。 北京人只要有口饭吃 , 肯定得弄壶“高末”喝 。 据了解还真有不少的北京人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老做法 , 早上起来先得闷上壶茶 , 一直等到喝足了才能吃早点 , 然后出门去上班 。 所以当年北京城里才弄出了茶馆这个行业 , 而且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被扬名天下 。
一般喝大碗茶的场所比较简单 , 无须在楼堂、馆所 , 摆设也比较简便 , 往往是一张方桌 , 几把条凳 , 茶具则更不讲究 , 一把大茶壶 , 两只大木桶 , 几只粗瓷大碗即可 。 因此 , 大碗茶通常是在门前屋檐下 , 或搭个简易棚 , 以茶摊形式出现 , 主要为过往客人去寒解渴提供方便 。 正是由于大碗茶方便随意 , 贴近民众生活 , 时至今日 , 仍然为人民所乐道和钟爱 。 也正如此 , 大碗茶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 特别是对那些匆匆过路而无心休闲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
推荐阅读
- 一碗茶成仇人?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民族茶俗
- “陕西江南”汉中的茶俗
- 茶礼茶俗:传承千年的政和县饮茶习俗
- 茶礼茶俗:南方的“凉茶文化”
- 茶俗百态味自香
- 昙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农总结七大最实
- 花市老板经常说的8大谎言,现在知道也不迟
- 老人冬季少喝茶
- 老茶壶泡,嫩茶杯冲
- 猫晚上老是发疯一样上窜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