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施磷、钾肥, 实现营养元秦的比例平衡
在茶园施用的肥料中, 以氮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但大量施入氮肥后, 茶叶产量不再增加, 反而趋于下降, 而且新梢节间增长, 叶色浓绿, 鲜叶有效内含物含量较少, 制成乌龙茶品质不佳 。 磷在茶树中以磷脂、核蛋白、核酸等形式存在, 磷能促进枝条和根系的生长, 尤其幼龄茶树生长起到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能促进幼苗根系分生, 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 达到根系发达和树冠广阔 。 钾肥能促进根系对氮的吸收而形成较多的蛋白质, 对乌龙茶品质影响较大, 能提高乌龙茶香气成份橙花叔醇的含量, 还能提高茶树的抗旱、抗寒能力, 茶树缺钾易感染病虫害 。 氮磷钾配合施用, 不但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 也可显著提高茶叶品质 。 我县茶园土壤有效磷严重不足, 有效钾含量偏低, 茶园施肥时, 应适当提高磷钾比例, 一般幼龄茶园氮:磷:钾为2:1:1, 成年茶园氮:磷:钾为3:1:1.5-2 。
3、配施微量元素, 增强茶树活力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 是茶树光合作用的载体 。 镁还能提高乌龙茶的香气含量;锌是蛋白质、核酸合成酶的构成成分;镁、锌与乌龙茶质量等级成正相关性 。 我县茶园土壤中, 镁、锌等元素含量都很低 。 因此, 要重视施用镁、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 施肥时, 可做基肥或追肥, 也可进行适当的叶面喷施 。
4、因地制宜施追肥
茶树对养分的吸收既有连续性, 又有阶段性 。 春、秋茶品质好, 产量比例高, 是乌龙茶生产的黄金季节, 也是茶树吸肥最集中的高峰期 。 虽然春茶早发、多发的物质基础是基肥, 但要想春茶快长、多长, 仅仅依靠基肥的营养是不够的, 必须配合追肥予以补充 。 追肥应适当早施, 一般在各季茶采摘前35~40天左右施下, 施肥量以春肥和秋肥较多, 占全年追肥量的40%和30%, 以确保春、秋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
5、重视茶园客土和深耕封园
茶园客土和深耕封园也是改良茶园土壤性质, 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 所谓客土指的是将茶园四周或其他坡地上的红壤土、黄壤土、洁净的泥土、稻田土等挑至茶园行间, 并培到茶树基部 。 一般要求粘性土茶园客入砂质的红壤土, 砂质土茶园客入粘性土;低产茶园和衰老茶园则应客入红、黄壤新土, 分批分片进行 。 客土能加厚土壤耕作层, 增新土壤使茶园增肥改土, 改善营养状况, 防止土壤“老化”, 促进越冬芽萌发, 提高鲜叶质量 。 一般每2~3年进行一次, 厚度达10厘米左右 。 茶园深耕具有较强的熟化土壤、增厚活土层、减少翌年病虫发生基数等作用 。 深耕一般在秋(冬)季结束后进行, 每1~2年深耕一次或采用隔年隔行深耕, 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 。 深耕应结合重施基肥、修剪清园、喷洒石硫合剂等封园过冬措施 。
【铁观音幼树速生丰产经验】茶树栽培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
茶树在栽培过程中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农药、肥料和环境的污染 。
一、农药在茶叶生产中的污染防治
茶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把农药喷施在茶树上后, 一部份滞留在茶树上, 大部分的农药流失到土壤中, 这样, 茶叶中农药污染的来源一方面是茶树叶片对农药的吸收, 另一方面是茶树对土壤中农药的吸收 。
(一)农药对茶树的污染防治
据研究表明:农药滞留在茶树上的农药部份沉积在芽叶表面, 部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由叶表向蜡质层渗透 。 如果农药具有内吸性, 还可以随植物液输导到其它部位, 特别是芽梢部 。 农药喷施在茶树叶面上后, 受到空气的影响、阳光照射、茶芽的生长稀释或雨露淋失会逐渐降解, 一般在喷药后的1至2天降解迅速, 尔后速度逐渐变慢 。 不同的农药其化学结构不同, 滞留在茶树叶片上后的降解速度就不同 。 此外, 茶树芽梢有生长稀释的作用, 芽梢愈幼嫩的降解速度愈快 。 因此, 喷药时要考虑芽梢的成熟度 。